多重人格》她4歲被父親性侵、痛苦到分裂出2500個人格…這個女孩的故事,令人看了超心碎

2020-09-29 17:43

? 人氣

你相信一個人的體內可以住著2500個不同的靈魂嗎?這不是電影或小說,而是真實發生在澳洲的案件,從4歲就被親生父親性虐待的珍妮(Jeni Haynes)創造出了2500個人格來保護自己,法庭接受她與其他6個人格出庭作證,每個人格都提出了不同面向的施虐過程,是史上頭一遭以不同人格的證詞為證並被法官採信的案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或許很多人看到「多重人格」就反射地想到:這是哪個罪犯的脫罪之詞?也有很多人會認為哪有多重人格,不就是在演戲?為什麼要編故事?這是外界長期的迷思和誤解,有很大一部分潛在病患因為這些社會原因而未就診,事實上,在全球多重人格的案例比你想像的還要多……

擁有多重人格的不只她一個,還有這些著名的個案

珍妮在童年時被父親殘忍地性虐待,包括在她下體塞娃娃、對她洗腦和性侵,用母親和姊妹的性命威脅她,於是她創造了第一個人格「交響樂」來承受父親的虐待,並在長達7年的恐怖經歷中不斷地誕生出新人格來讓「自己」免於承受性虐待和校園霸凌。2019年三月,珍妮和其他人格一起出庭作證,為史上第一例由「人格」出庭作證的案件,最後法官判定珍妮十惡不赦的父親將會被送進監獄度過餘生。

珍妮的案件十分轟動,但絕不是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唯一一起。美國的羅蘭因為多重人格而試圖自殺,後來被診斷出了12個人格,在眾多人格混亂的記憶中,17歲的「希望」說她曾被性侵;而在台灣也有一起案例,發生在屏東一個被生父性侵的女生,產生了雙重人格。包括經典作品《24個比利》的原型人物也是在童年時遭到性侵而誕生了多個人格。

澳洲的珍妮因為長年被父親性侵而產生了2500個人格(圖/截自60 Minutes Australia @Youtube)
澳洲的珍妮因為長年被父親性侵而產生了2500個人格(圖/截自60 Minutes Australia @Youtube

童年遭性侵、虐待,他們用這種方式來保護自己

從前面的案例顯而易見地可以看出多重人格──正式名稱為解離性身分疾患(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是為了保護「我」而誕生的。根據目前心理學家統整的結果,患有此類疾病的人多數在7、8歲時遭受來自近親的暴力虐待或是性虐待,由於過於年幼、不知如何面對及處理情緒而產生的解離性自我保護機制。簡單來說,這是一種將自己過去受虐、性侵等創傷記憶隔離起來的方式,史上第一個因為擁有多重人格而判無罪的比利(《24個比利》的原型人物)曾說:「當悲傷太多的時候,一個人已經無法承受,我就把投注在一個人身上的所有煎熬分開來接受。

DID患者究竟是什麼?

長久以來,人們都認為這種心理疾病相當罕見,其實不然,只是因為過去臨床醫護人員對心理疾病的缺少認知,導致誤診成精神分裂症的案例很多。精神分裂是一種認知障礙,患者所感受到的世界與現實不同,對外的認知就像一個魔術方塊的每一小塊都散落、無法組織在一起;而多重人格對外的認知則是像魔術方塊的六個面,每一面都是完整、對外界有不同思考模式的「人」,是一種解離症。

目前DID患者有很多不同的狀態,有些人的不同人格可以並存、彼此知道對方存在,甚至可以進行「會議」,像是珍妮;有些患者則是因為不知道有其他人格的存在,要等到出現「記憶斷層」後才驚覺自己生病了,但相同的是:每個人格都有著截然不同的個性、年齡、性別和外貌,而「原人格」不一定是「主人格」,主人格是指最主要出來面對外界的人格

這種心理疾病不是可以「裝」出來的,有研究顯示每個人格的腦部攝影都不同,而英國女畫家金(Kim Noble)是一個傳奇的DID患者,她擁有20個人格,而每個人格都是藝術家,不同人格所畫出來的作品風格截然不同,或許能側面證實每個人格的完整性與真實性。

ScreenShot-VideoID-lsXFcbPbvI4-TimeS-54_meitu_4.jpg
金的每個人格畫風都不同,由左至右分別為Abi、Judy和Key的作品(圖/KimNobleArtist @Twitter

影視作品與現實,終究有著很大的距離

這個精神心理學界還未能找出明確規律(產生人格的契機與塑造模式等等)的疾病,帶給人們許多想像空間,因此多重人格、人格分裂的主題成為了影視作品的大寵兒,包括今年年初上映的《分裂》續作《異裂》,主角的其中一個人格有著超越常人的能力;以及經典戲劇作品《變身怪醫》等等,這些作品不外乎是某一個人格為殺人魔、高智商犯罪分子,而主角藉由轉換人格隱藏身分,或由不同人格拉扯進而「戰勝」作惡的人格。

但現實並非如此。就如同前面所說,DID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是在受到嚴重傷害時的解離性應對方式,最終目的是要讓原人格「遠離痛苦」,而不是要「報復世界」,當然,也確實有些人衍生出較黑暗、具暴力傾向的人格,但並非所有患有DID的人都是如此。

在台灣甚至有一起案例,是一位女性上班族患有雙重人格,主人格以外的人格是一個6歲、渴望父愛的小女孩,卻在被性侵時因符合特定條件而讓小女孩出現、無力抵抗,後來她自己找到了人格轉換的觸發條件,並透露給她認為值得信任的男性友人,沒想到對方利用觸發條件多次性侵她,導致精神問題更加嚴重,最後是主治醫生在治療過程中得知她先後遭到性侵,才報警處理、將性侵犯逮捕歸案。

DID雖然已經受到精神醫學界普遍承認,但在普羅大眾眼中仍然容易引人質疑(圖/pixabay)
DID雖然已經受到精神醫學界普遍承認,但在普羅大眾眼中仍然容易引人質疑(圖/pixabay)

許多DID患者因為對疾病的不了解,或是社會觀感、周遭的人不信任等原因而未能就醫,在成長過程中因為人格轉換而導致許多挫折,並遭受霸凌等等。這些虛構的影視作品更是讓人們留下了「多重人格往往會犯罪」的刻板印象,而忽略了這些患者都是受傷的靈魂,讓不願正視自己症狀的人越來越多,造成許多生命逝去。

珍妮的案件結果,對於DID患者是一次重大的突破,因為她的人格是被法官認可的,而不再是人們口中的演戲、幻想,有助於社會大眾破除對DID的迷思。珍妮在接受BBC訪問時說道:「如果你因為遭受虐待而患上DID,現在尋求正義是可能的。你可以去找警察說,你說的話會有人相信。你被診斷出來的疾病將不再是通往正義的阻礙。」

責任編輯/林安儒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佳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