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楨案之謎:台灣省主席反對白色恐怖,遭蔣介石「製造車禍」暗殺未遂!

2020-09-02 19:26

? 人氣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初期的「吳國楨案」究竟是怎麼回事?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初期的「吳國楨案」究竟是怎麼回事?

編按:1950年代,發生了轟動台美的「吳國楨案」,台灣省主席吳國楨因無法接受當時總統蔣介石的白色恐怖統治,決意辭職,但蔣介石卻不肯他離開,最後導致吳國楨藉由訪美期間逃亡,兒子甚至被蔣扣留當人質,而總統夫人宋美齡卻在其中穿梭,扮演關鍵角色……

臺灣安全了,美齡急著想離開。一九五二年夏,她飛回紐約。跟蔣之間的電報往來又開始了,都是老生常談:他懇求她回家,她稱病不歸。離開丈夫八個月,要不是臺灣又有了危機,她還不會回去。臺灣省主席吳國楨因為忍受不了島上的白色恐怖,於一九五三年遞上辭呈,但蔣不放他走。吳是個自由派人士,美國輿論喜歡他,他的離職會影響美國對蔣的看法,甚至援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齡也很著急要把吳留在職位上,回到臺灣想說服他。當吳來看她、解釋自己為何辭職時,她挽起吳的手臂走到走廊的盡頭,說:「讓我們在這裡談,其他地方都有錄音設備。」蔣想知道來訪者都在說些什麼。吳國楨告訴美齡,他十分不滿經國管理下的情治部門,特別舉出個例子,某位生意人被指控為共產黨間諜而判處死刑,吳認為指控沒有根據。美齡聽了怒不可遏。當時吳和妻子受邀同蔣夫婦一起午餐,蔣介石走進餐廳時,美齡怒氣沖沖地對他說:「瞧!你兒子幹了些什麼?」接著她一手拉吳,一手拉吳太太,說:「我們走!」三人就走了,把蔣留在身後。

宋美齡。(圖/維基百科)
宋美齡。(圖/維基百科)

蔣介石沒有對美齡屈服,吳國楨去意已決。復活節那天,他和妻子離開家到日月潭別墅去。從臺北到日月潭乘車要四五個小時,前邊大都是平地,後面五分之四是丘陵,山不高但路很崎嶇,沿著懸崖的彎子也很急。進山地之前,他們停下來去餐館吃午飯,而不像平時那樣在車裡吃三明治。乘他們吃飯,司機檢查了汽車,因為他駕駛時感覺有點不對勁。檢查發現,汽車兩個前輪的安全帽都不見了,這意味著螺絲帽在慢慢鬆動,在顛簸的山路上遲早會脫掉,一場致命車禍必不可免。汽車頭天晚上才檢查保修過,顯然,有人拿掉了這兩個至關緊要的安全帽。吳國楨懷疑是蔣介石下的命令,用幾種方式檢驗蔣是否捲入其中,結果吳相信,蔣起碼事先知道。

吳決定對任何人都不提自己的疑心,一旦洩漏風聲,他就出不了臺灣了。但他走的意志更堅決。正好他的母校美國格林內爾(Grinnell)大學要授予他榮譽博士學位,邀請他出席典禮;美國還有些別的機構也請他去演講。他以此為理由為自己、妻子和十三歲的兒子申請護照,以便離開臺灣。沒有回覆。吳給美齡寫信,請她幫忙,並說如果不給他護照,他將不得不給美國朋友寫信,告訴他們當局拒絕發給他護照。蔣終於答應給他和他妻子發護照,但不給他兒子。蔣扣下了十三歲的孩子做人質。

到美國後,吳不斷寫信要求給兒子護照。為了讓兒子能夠離開臺灣,他沒有公開自己與蔣介石的矛盾,當然也沒有提那場未遂的「車禍」。

吳給美齡寫了三封信請求幫助,美齡答覆了,但說自己無能為力。在這期間,她對艾瑪說,她每天「畫畫,畫畫」,說「你知道我多麼討厭政治」。

為了預防吳在美國發聲,蔣先下手製造了一場謠言攻勢,說吳捲款五十萬美金潛逃。吳被逼得向美國媒體講述了他與蔣的分歧,說出了許多細節,儘管對「車禍」還是隻字不提。他的聲明刊登在《紐約時報》頭版,美國媒體追蹤報導,他住的飯店房間擠滿了新聞記者,電話鈴響個不停。在這樣的情況下,吳給蔣寫了封最後通牒,要求在三十天內給兒子發護照,「如您在三十天後仍堅持拒發,我將被迫採取其他行動。」威脅奏效了,三十天到期時,一位官員來到兒子寄居的姨母家,把護照交給了他。蔣放走了吳國楨的兒子。

在做人質的一年中,吳的兒子放學後常常被帶到「三民主義青年團」團部,要他公開譴責父親。這是二十年前蔣經國在蘇聯當人質時受到的待遇,如今這個辦法傳給了他的部下。

當吳開始揭露蔣時,竭力為國民黨政權遊說的美國院外援華集團(China Lobby)關鍵人物找上門來,第一要他保持緘默,第二要他發表聲明,重申對蔣全力支持。他們的第二個目的沒達到,但第一個達到了。吳沒繼續講他所知道的蔣介石。他遷居喬治亞州,在那裡的大學教書,淡出了公眾視野,只是在許多年後才打破沉默。

當年曾努力解救人質經國的美齡,這次也為吳的兒子想盡辦法。孩子一被釋放,她立即離開臺灣,飛回紐約,不顧即將來臨的一九五四年五月二十日的總統就職典禮。在蔣被「選舉」為總統之前,她曾帶著諷刺的口氣給艾瑪寫信:「毫無問題我的丈夫會被選上;他已經指定了陳誠做他的副總統。昨天是〔國大〕開幕式,我不得不跟他一起出席,還得做樣子,這讓我疲憊不堪。

作者介紹│張戎

1952年出生於四川宜賓,文革中做過農民、赤腳醫生、翻砂工和電工。1973年就讀四川大學外文系。1978年留學英國,1979年入約克大學專攻語言學,1982年獲博士學位,是中共執政以來第一位獲英國博士學位的中國大陸人。曾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任教,為該院榮譽院士。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麥田出版(原標題:宋氏三姊妹與她們的丈夫:20世紀三位傳奇女子,一部動盪百年的中國現代史)

責任編輯/潘渝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