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自我介紹時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你該做的不是介紹自己!

2018-11-09 15:56

? 人氣

自我介紹的目的是「留下印象」;依照場景的不同,去細分不同「目的導向」,一般而言,可以先透過「壞的標籤」建立反差印象,刺激思考...

介紹自己,我們常見的是……

當認識新朋友、參加活動,或者面試時,常會有請我們「自我介紹」的時刻,但我們往往容易會被字面上的意思拉著走,開始徐徐地介紹自己的資訊:叫什麼名字、住哪、讀哪、在哪工作、血型、星座、興趣⋯等等。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語畢,準備換下一位時,台下的人也差不多把你忘了。這樣的自我介紹特別常見,也特別容易讓人遺忘。一個好的自我介紹,是能讓聽者對你的某個特點有印象,並且能連結到你的人本身(名字、長相)

一個小技巧、三種情境

這篇要跟大家分享一種通用小技巧,以及三個不同情境的介紹要點。

用負面標籤製造意外

「我很有熱情、做事積極認真、願意學習、勤奮……」

我們已經聽了太多這種自吹自擂的形容詞介紹,不只你會講,其他自我介紹的也通常是說個正面形容詞就帶過,因為缺乏具體事件的形容是非常抽象的,沒有畫面、沒有情緒感受,因此沒有共鳴,聽到的下意識往往會直接忽略。因此我們要做的是,製造意外:找個看起來是壞的標籤,仔細想想卻是好的形容。

讓我們換個說法試試:

一:
「坦白說,我是個很偷懶,又健忘的人,對於事件的資訊與資料常常記不住。」
「但交付給我的任務我往往能完成。」

二:
「我在工作的同事都覺得我太過嚴肅,不通情達理。」

一開頭透過負面形容讓聽眾覺得奇怪:「平常大家都講自己的好,怎麼突然來了一位說自己缺點的人?」而這次就會刺激聽眾開始思考「為什麼」,我們藉此接著附上一個故事去形容描述,滿足他的好奇,因而創造深刻的印象:

一:
「所以我為了滿足自己的偷懶本能,有時間就精研各種生產力工具與雲端工作術。讓工具幫我記住資訊,把腦袋的空間留給觀點與創意。最大化的追求產能,是出自於我偷懶的本能。」

二:
「還記得有一次我負責一個複雜且龐大的專案,連續兩個禮拜的趕工,已經快把同組的同事們逼到身心俱疲。而明天剛好遇到颱風假,同事們來跟我閒聊說:『明天颱風天,北市府已經宣布放假了呢。』我當下回應:『哇這樣正好!我們彼此就能在自家把上一週沒有整頓好的資料一併處理完,反正也出不了門,是吧!』同事們聽到的當下臉立刻綠掉,我後來才知道原來他們是想難得放個假休息兩天。」

第一個介紹,一開始會讓我們好奇他怎麼會說自己「偷懶、健忘」,仔細想想才知道原來他是因為「很追求工作產能、把腦袋留給創意,資訊給工具處理」;第二個介紹,一開始以為是個很難親近的人,結果是為工作上十分努力,使命必答,把握機會的人,只不過少根筋,實在太憨厚了阿。

也就是說,第一個技巧可以帶引出三個步驟:

▍透過負面的標籤,先讓對方驚訝,打破原先認知,啟發思考。
▍再讓對方經由思考,發覺想深層一點,這其實是個優點阿!
▍成功建立印象!

三種常見的情境

最後,特別挑出三種大家「常需要自我介紹」的場合,分別是「面試」、「聚會社交」、「參與課程與活動」,這三種情境分別有對應的「目的」,也就是在這些情境下,我們拋出的關鍵字,盡量要能滿足這些目的,否則往往會抓不到印象,流失了機會。

面試:你能給予的價值與幫助

對於面試官來說,就一個問題:「你能夠提供我們多少幫助與價值?」如果你開始講興趣(養狗、打球、旅行等等),卻沒有具體去描繪形容這些興趣怎麼連結到我們要做的計畫、我們協作的方式、我們公司的目標與工作內容,那麼就是白講,他也覺得他白聽了。

請記得,透過「具體」、「量化」、「能提供的幫助」去作你個人標籤上的延伸,讓他能看得見、感受到,甚至瞭解他們組織不能沒有你。

社交:讓別人有權參與你的生活與興趣

「人都是自戀的,聽別人故事的當下,往往想要附和自己的故事與生活。」

在一般的社交場合,大家初次認識的當下沒有這麼功利導向,因此我們可千萬不要把麥克風一直拿在自己手上,說自己的興趣多棒多好多特別,因為別人也會覺得自己的很棒很好很特別,而且他們也會想表達自己的故事,可別看別人一直點頭以為很認同,他只是給你面子想要你快點結束。(X)

例如,如果講到自己很喜歡攝影,又喜歡光影的類型,就可以拋個將麥克風拋給其他人,問說:「如果是欣賞攝影照片,你們喜歡哪類型的?」如果他們回答光影,那你就可以分享一些自己的照片給他,並邀請他下次如果有空可以一起來拍;如果不是,你也可以說:「哦!這個領域我雖然現在未曾嘗試,但或許未來嘗試之後,可以來請教你的看法與回饋?」

記得,在社交場所,盡量把麥克風與鎂光燈給其他人,讓他們參與你的生活,這時的印象建立主要是來自於你的行為,再來才是你的故事與特質。

學習課程、主題性活動:你能提供的技能關鍵字

因為會來這種課程,以及主題性活動的人,基本上「學習渴望度高」。所以我們要做的是,讓他發現原來認識了你以後,還有其他技能與專業可以跟你交流與學習。去想想我們身上哪些興趣不只是能讓他人「一起參與」,還能「教學分享」的?這些就是我們能提供的技能關鍵字。如果是我,就是:「簡報與表達」、「雲端工作術」、「個人管理」

那該怎麼陳述與表達,會讓這個方法更有生命力呢?講個故事吧!

最簡單的故事:基本上要包含「細節」、「對話」與「衝突」(意外)

未來有機會再來寫一篇:「關於說故事的自我介紹方法」

這次的自我介紹主題就分享到這邊,一個通用小技巧,三種情境的目的與印象方向。

作者/侯智薰

理性的樂觀主義者,ENFJ,生活充滿非典型。18 歲印度自助旅行、19 歲跑跳國際、教育、文化議題,21 歲創辦教育訓練團隊。資訊超量時代,專注生產力開發、知識管理。堅持分享,持續寫作,講話可以講到廢寢忘食。

本圖/文經作者授權轉載自作者網站,原標題:自我介紹,不是要你介紹自己,而是如何留下印象。

責任編輯/郭丹穎

對職涯或未來出路有些疑問,需要過來人的建議?快來提問,讓學長姐幫助你!

請關注風傳媒特別企劃「學長姐說」,也歡迎加入FB社團進行討論!

請看 FB社團-學長姐說 !

學長姐說也歡迎讀者分享您的經驗,意者請將基本資料及文章寄至opinion@storm.mg

喜歡這篇文章嗎?

侯智薰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