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是一年一度的台北同志大遊行。但稱為同志大遊行,其實有點狹隘。其實同志大遊行不只是「同性戀」,而是各種多元性傾向者的遊行活動。
LGBT是你一定要懂的基本名詞,分別是指:女同性戀(Lesbian)、男同性戀(Gay)、雙性戀(Bisexual)、跨性別(Transgender)。
美的好朋友團隊想跟大家說的是,醫師不是不會犯錯。在同志議題上,醫界犯過嚴重的錯誤。我們想讓大家知道的是:為何我們犯錯?而我們又是如何檢討錯誤的?
醫界的歷史不是永遠光榮。例如:二戰時納粹跟日本的軍醫都曾進行違反人道的人體試驗。在同志不被瞭解的年代,醫師在執行醫療業務的時候,也曾使用歧視性的做法對待同志。但令我們感到光榮的是,一代又一代的蛇杖傳人,一起用科學證據、邏輯推演以及人道的關懷,在同志的觀點上,出現了明確的共識。
現在我們想透過這個機會,告訴大家同志在歷史上,曾經遭受怎樣的醫療對待,也想分享在2013年於巴西福塔雷薩,第64 屆世界醫師會大會通過了「世界醫師會人類多元性傾向聲明」的重要內容。
在早期,因為對同志的不理解,許多醫師把同志當作一種「疾病」來對待,但並不是所有早期的醫師都認為同志是一種「病」。
例如精神醫學先驅佛洛伊德就曾對一位同志的母親說:同性戀沒什麼益處,但也沒什麼好丟臉的,它不是罪惡,也不是腐敗。它不能被分類為疾病的其中一種,我們認為那是性的「多樣性」。
最後,他也提到自古有許多偉人,例如柏拉圖、米開朗基羅、達文西,其實都是同性戀。但這樣的意見,在醫界畢竟是少數。畢竟精神醫學在那時,也才剛開始發展。雖然我們現在覺得佛洛伊德聽起來很厲害,但當時主流醫界並沒完全同意他的說法。
時間繼續往前走,在1940年代,出現了性學研究大師金賽博士。他對於「性別分類」這件事情提出了一個明確的質疑:「難道人只能喜歡男生或女生二選一,沒別的可能嗎?」
於是,他做了一個實驗,把性的傾向分為零到六,零定義是只喜歡異性,而一到五是逐漸增加對同性的喜好,六則是只喜歡同性。研究結果震驚科學界,他發現人的性傾向是具有「連續性」的,而非絕對喜歡同性,或絕對喜歡異性。
但這項研究,並無法阻止主流醫界對同志的歧視。
在1950年代是個精神分析理論派主導的時期。精神分析理論很複雜,但簡單說是一個「強調無意識過程」的心理學理論。所以當精神分析理論派看到同性戀者,就會去推導,「他為什麼出現同性戀行為」?
而這樣的推導,如同大家可猜到的,其實缺乏明確的實證,很多狀況下,最大的證據可能是「某某專家這樣說」的等級,或者是統計起來同志發生自殺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就被解釋為同志是一件危險的事,而沒有深究背後的明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