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失中、俄、東南亞市場,Uber被亞洲公司打趴慘兮兮!神話瓦解全因「這戰」輸太慘…

2018-03-29 14:36

? 人氣

性騷擾、侵犯用戶隱私、不善待司機,2017年的Uber宛如一齣難看的八點檔,企業形象跌落谷底,創辦人卡拉尼克(Travis Kalanick)辭去執行長一職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接任執行長一職的科斯洛沙希(Dara Khosrowshahi),一上任就宣布2019年要帶領Uber進行IPO(首次公開募股),而要達到這個目標,2018年就必須處理掉燒錢的業務、削減虧損,也就看到這周將東南亞業務出售給Grab的結果

回顧過去幾年,這已經是Uber第三起業務出售,究竟Uber是怎麼走到今天這一步?

補貼戰太燒錢,Uber亞洲市場逐漸瓦解

「補貼」正是過去幾年Uber大燒錢的關鍵。

時間回到2016年,Uber在中國與滴滴出行打補貼大戰,廝殺之慘烈,讓Uber在中國的年虧損達10億美元,這經典的一戰終究不堪虧損畫下句點,Uber以350億美元將業務轉讓給滴滴出行,撤出中國市場,但仍持有滴滴17.5%的股權。

接著2017年在俄羅斯市場,同樣是與當地業者Yandex NV補貼戰打不下去,宣布以37億美元與Yandex NV共同成立一家公司,並將這家公司的經營權交由Yandex NV負責,雖然跟滴滴模式不太一樣,但也等同Uber退出俄羅斯市場。

東南亞也是同樣的慘況,過去Uber每年要付出2億美元跟Grab打補貼戰,但熟悉東南亞文化的新加坡平台Grab顯然更得心應手,去年七月,更獲得滴滴出行、軟銀投資25億美元(約新台幣763億元),口袋有錢、再加上主場優勢,Grab幾乎拿下東南亞叫車市場95%的大餅,本周再次循滴滴模式,將東南亞市場出售給Grab

Uber在中國與滴滴出行大打補貼戰,讓Uber在中國的年虧損達10億美元。 (攝影/曾靉,數位時代提供)
Uber在中國與滴滴出行大打補貼戰,讓Uber在中國的年虧損達10億美元。 (攝影/曾靉,數位時代提供)

Uber自2009年成立以來,九年的時間補貼燒掉的錢高達107億美元,這次撤出東南亞,是繼中國後退出的第二大亞洲市場,目前僅剩台灣、日本、南韓還有殘存的勢力範圍,日本手機叫車仍不是太盛行,因此還有衝刺潛力,但中國滴滴出行今年一月宣布進軍台灣、日本軟銀與滴滴出行二月也宣布成立成立合資公司,進軍日本叫車市場。

在中國有滴滴、東南亞有Grab、日本有軟銀的情況下,Uber在亞洲市場幾乎被在地業者瓦解。

不敵東南亞本土勢力,Uber放棄苦戰、專心IPO

著眼東南亞6億5000萬人口龐大市場,先前Uber已經在東南亞投資7億美元,但仍不敵新加坡的Grab以及印尼的Go-Jek等本土勢力。

Go-Jek先前已經獲得Google、騰訊、淡馬錫控股的投資,目前估值約有40億美元;Grab除了前面提到獲得25億美元的投資,還與新加坡航空、印尼嘉魯達印尼航空策略合作,搶食商旅往返旅客;去年下半年,Grab 、 Lyft 、 Ola等競爭對手都獲得大筆投資,眼看IPO在即,繼續苦戰營運數字會不好看,因此設立停損點,處理掉經營困難的市場換股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