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危機竟催生北斗衛星!兩枚射偏的飛彈,讓中國打造裹糖衣的毒藥衛星商機

2022-09-13 09:40

? 人氣

在競爭市場大餅時,外國供應商也在自己的器材中納入北斗系統。三星自2013年供應支援北斗系統功能的產品,蘋果的iPhone也自2020年起開始這麼做。全球最大的兩個汽車製造商福斯(Volkswagen)及豐田(Toyota),計畫在車輛中內含北斗系統功能。把北斗加入其他系統中的成本微不足道,那些在中國及其所屬的更廣區域內競爭的公司,愈來愈需要在產品中納入北斗系統,北斗系統覆蓋率最佳的亞太地區占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市場超過一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延伸閱讀:中國的網路城牆,出自這3家電信公司之手!想連上國際網路,廠商每月得付140萬

中國的吉利汽車公司(Geely)更進一步,計畫推出自己的衛星群,為自駕車提供資料。由於吉利控管集團也投資了幾個外國汽車品牌,包括富豪(Volvo)、戴姆勒(Daimler)及馬來西亞的寶騰(Proton),若它的衛星行動成功,就可以延伸至中國以外。該公司已經發射了兩顆實驗性衛星,並且正在興建造價3億2600萬美元的衛星製造工廠,目標是在2025年之前製造出500顆較小的低軌衛星,「在扎根地球的同時,我們還應該放眼浩瀚的宇宙。」吉利的創辦人暨董事長李書福說。

許多消費者不知道自己的器材可以使用中國的導航服務。由於中國和歐盟、俄羅斯及美國協調衛星部署,北斗系統和既有衛星系統可以一起運行。若取得多個導航服務有助於改善性能,但不協調的話,也可能干擾其他系統。中國苦惱於北斗計畫的問題:許多器材預設把所有衛星導航服務都稱為「GPS」,而這是美國系統的名稱。中國官員曾提議把器材上的「GPS訊號」(GPS signal)標籤換掉,改用更泛稱的標籤「衛星導航訊號」(satellite navigation signal)。中國在終於加入全球導航俱樂部之後,現在想要被認識。

不過北斗系統獲得的認識,可能不是中國想要的那種。一些評論者警告,中國可能使用其網路來追蹤北斗賦能的器材,但實際上,多數器材只能接收訊號,不能傳送訊號至北斗系統。一些器材,特別是那些具有搜救功能的器材,確實有能力傳輸訊號至北斗系統,這能力被公開打廣告,為較高產品價格提供理由。

中國不太可能揭露所有北斗器材的功能。多數衛星導航接收器的價格不到6美元,增加傳輸訊號功能的話,價錢將會明顯地更貴,這增加的成本得有人買單。使用訊號發送功能也會消耗能源,這將導致器材效能降低。而隱藏這種功能的成本更高,通常需要加裝實體硬體。若對大量產品這麼做,鐵定有人會發現這隱藏的功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