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做自己,不願聽大人的話!Z世代的孩子該如何管教?心理學家揭1大價值觀差異

2023-05-14 12:00

? 人氣

自他們出生的那一刻起,Z世代就為下一步的自我實現做好了準備,這是他們重視成就、動機匱乏的父母未能完全做到的(就算做到了,也會伴隨著滿滿的罪惡感)。你不能用「謀生」這種理由嚇唬他們用功學習,或是利用罪惡感來讓他們把他人放在前面。Z世代不會害怕,也不會有罪惡感,他們不用這種方式看待人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仔細想想,他們的現實感無懈可擊,我們父母已經滿足了他們的匱乏動機。從他們的角度來看,父母已經清楚地讓他們知道自己很安全、很特別、很棒、而且被愛著,那何必追求傳統的成就呢?待在原地沒有什麼意義,只能進入下一步:自我實現和內在導向。

但當然父母會擔心,要是Z世代孩子突然得去謀生,會發生什麼事?如果遇到災難,他們要怎麼生存?他們有辦法做到嗎?

當然可以,因為到時Z世代就會回應真正的需求,他們會從內心感受到急迫性。當生存和安全受到威脅時,自我實現會自動退居二線,直到恢復安全。父母可以安心,因為馬斯洛的金字塔法則也可以反過來用。我們可以根據需求上下移動。

父母如何看待Z世代的孩子價值觀

Z世代孩子已經超越了我們父母所理解的獎懲系統。這並不是因為他們自私或自以為理所當然,而只是在父母為他們鋪好的路上,想辦法成為自己該有的樣子。從他們的角度來看,為什麼要有動力去達成已經被做好的事情?我們真的不能指望他們去回答我們解決過的難題,還能保持興奮之情。

那麼父母該如何是好?首先,父母要給自己一點肯定,因為你讓孩子得以捷足先登,爬上金字塔的頂端。這是一個巨大的世代成就,任何父母都應該為此感到自豪。再來,由於我們這一代的許多成年人無法把時間花在自我實現上,因此我們必須承認,實際上對這個層面的生活一無所知。

也許Z世代可以告訴我們,上面是什麼風景。只要我們密切關注,搞不好會學到新的教育、教養和重要人生課題。即使是在檢查他們的作業和叫他們去倒垃圾時,都可以看看Z世代在需求金字塔頂端的生活是什麼樣貌。

作者介紹|琳賽.吉普森

美國臨床心理學博士,私人執業的臨床心理學家,專門為「情緒不成熟父母」的成年子女提供個人心理治療,曾任美國威廉瑪麗學院和歐道明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著作包括《假性孤兒》、《如果父母情緒不成熟》和《你該成為什麼樣的人》(Who You Were Meant to Be),並為《潮流女性》雜誌撰寫每月專欄文章。目前居住並執業於美國維吉尼亞海灘市。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采實文化《父母情緒幼稚,該如何守護我自己:即使不被肯定,你依然可以欣賞自己的美好》。(原標題:Z世代駕到)

責任編輯/邱苡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