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實現退休後財務自由該怎麼做?內行人用3層級一步步教你,如何投資與加強被動收入

2023-08-25 09:20

? 人氣

年化報酬率5%:如果年化報酬率要滿足5%以上,其實也不是難事,台股中就有一些冷門績優股,幾乎可以輕鬆維持在5%,舉個例子來說,大戶很愛長抱的敦陽科就是每年殖利率都在5%以上的經典,甚至超過6%以上都是日常,以最保守的5%反推,股票市值需投入1,200萬。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第二層級:分批實現自由

在確認財務自由目標之後,如果一次就要生出幾千萬,對一般人來說,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務,看到就直接躺平蓋牌了,所以第二層級你要做的是分批實現財富自由,可以先從簡單的逐步實現。假設每月飲食生活費是1萬,如果過年過節再加個菜,每年合計再加碼1萬,那麽一年就要付出13萬在飲食上面,如果以年化報酬率4%的投資工具換算現金流,就要準備325萬。

當你已經是買房一族,房貸一個月要付2萬給銀行,或者現在還沒有房子,房租固定要支付2萬也行,一年總共得付出24萬,由於居住費用不能亂搞,所以選擇更保守投資工具,年化報酬率降低到3%,投資商品的規模要達到800萬以上。當然,買車也是一樣的道理,每個月要付多少錢,你就換算保守一點的年化報酬率,投資工具就不要太衝,盡量以現金流收益穩定為主,而這些資產除了每年可以供應孳息以外,最理想是資產能夠抗通膨成長,畢竟負債是固定不變,當手上資產穩健成長而出現資本利得時,或許你還能變現提早還借貸本金,這樣就能降低每月還款壓力。

但如果你是想買車或買房的人,卻苦無頭期款,那麼前面這些月付額一樣要定期拿出來,這會有兩個好處。第一個,可以提早練習資金控管,等到真的要付房貸、車貸,就不會有太大壓力或適應期。第二個就是重點,你可以利用每個月存下來的錢先拿去穩健投資,等到資產成長到大於頭期款,其實就可以變現拿去付錢,最理想狀態是,付完買房或買車的頭期款還有剩,這樣投資部位也能繼續支援穩定現金流,比起資產直接歸零好很多,想實現「房貸自由」或「車貸自由」也會更快一些。

這階段你要做的就是把第一層級的花費切開來,根據每個項目的年度花費規劃不同的現金流生態系,陸續達到分批自由,這樣一步一步來,例如手上資金比較緊,先建立每個月的「飲食自由」,而資金需求規模比較龐大的房貸或房租就丟在最後,通常高現金流也要研究更深度的策略及相對穩健的投資工具,所以生態系前期就先完成容易達標的財富自由,慢慢累積投資的信心,這肯定比原地踏步或只想躺平放棄的人好很多。

第三層級:人生全息自由

再逐步實現各種開銷的財務自由之後,突然某一天你會發現,投資收益終於超越每年賺到的薪資,其實在這個層級已經實現定義上的財務自由,每年現金流已經高於支出,但你真的已經自由嗎?其實這倒不一定,因為還有一個問題有待處理,那就是各式各樣的債務,舉凡信貸、車貸、房貸等等,這些都會造成生活後的壓力,如果突然遇到一個黑天鵝導致經濟重挫,那麼你的現金流可能就會有狀況,這時候負債又遇到升息循環,當每個月還款金額持續增加時,就很危險。所以進入第三個層級後,你就要想辦法還清債務,當然,如果是刻意以債養債的理財投資,就不在此限,因為更多負債能創造出更多的投資收益與資本利得,提早還錢似乎就沒必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