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時代,應徵者是公司的「顧客」!企業若想找人才,得建立好自己的雇主品牌

2023-12-18 10:40

? 人氣

在科技時代,應徵者是公司的「顧客」。(圖/取自photoAC)

在科技時代,應徵者是公司的「顧客」。(圖/取自photoAC)

iKala:2018、2019年時,我們已經注意到市場有個趨勢,就是台灣人才的pool(池,指數量)似乎在變小當中。一方面是因為新創很發達,加上台灣新創資金鏈和人才鏈都越來越完整,開公司蔚為風潮。那時我們就在想,要再進一步吸引人才的話,我們到底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思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人才招募也有「顧客旅程」

iKala:這是一件當時我「知道自己並不知道的事情」,我就上網做了很多功課,了解那些比較先進的矽谷或歐美公司的商業體制,從網路上學到「employer branding」,「雇主品牌」這件事情,才知道原來它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說,你的公司不只對客戶,對人才而言,也是一個品牌。所以你要把人才當作客戶來對待,這就出現了雇主品牌的概念。

雇主價值主張(Employer Value Proposition, EVP):雇主品牌就是雇主價值主張,核心概念就是把人才當成客戶來經營。企業對客戶會設計行銷手法,會針對不同的客戶分群,進行所謂的行銷4P(產品、價格、通路、促銷),對人才也是一樣,我們可以針對不同人才的需求,提供不同的價值主張,來吸引他們為公司效力。

所以雇主品牌的基本概念就是,必須用行銷思維來經營人才。以前我們在工業時代,或者說在製造業、傳統企業的運作中,員工在生產線上的可取代性是非常高的;但是現在數位時代的人才,尤其我們做AI(Art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和數位經濟,每個人才進到公司,所帶來的化學效應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現在跟以前生產線的運作模式完全不同了。所以我們在對人才做行銷思維的時候,真的要把他們當作客戶,我們必須把自己營造成一個「人才會想要為我們公司工作」的環境。

作者:是,這在台灣當時應該算是挺領先的想法。現在即使在我們服務的大型領先客戶裡面,真正落實EVP的,老實講也並不太多。尤其對你們這種新創公司來講,你願意投資資源,花力氣去把人才當客戶來看,對外,你要服務你的客戶;對內,要服務你的人才,這其實會對你的管理造成挺大的負擔。但是你講的沒錯,沒有一流的人才,你就沒有辦法提供一流的客戶服務,所以我覺得這個想法是相當領先的。

那你也已經做了2、3年,在EVP方面有沒有什麼樣的學習或挑戰?

公司該思考的EVP問題(圖/商業周刊)
公司該思考的EVP問題(圖/商業周刊)

iKala:大家現在都碰到招募的難題,全球大缺工,所以老闆要先換思維。很多老闆在招募的時候還覺得說,職位是我開的,就業機會是我創造的,要來不來隨便你,比較站在買方市場的思維。但實際上現在比較屬於賣方市場,是很多工作在搶人,所以老闆的思維要先改變。我們現在對待人才其實是雙向的行銷,不只公司在評估你這個人到底適不適合我,人才也同時在看你這個公司到底適不適合他,所以它其實是一個雙向的pitch(行銷),這是第一點。我覺得這一點很重要,也是我一直灌輸給組織的概念,是我們做得好的地方。

延伸閱讀:想招募外國人才,英文環境是基本!要成為一流的公司,就要讓同事用英文對話

第二,由於我們把人才當成顧客,顧客自然就會有顧客旅程。我們就把人才的顧客旅程拆解出來,也就是說,從每一個人選要進來我們公司,他會在什麼地方認識我們公司,因為現在的管道非常破碎,有的是從社群媒體,有的是從我們的官網,有的可能是從我個人的訪談,或者是我們發布的新聞稿,你會發現每個人選認識一家公司的角度和進入點完全不一樣。我們就把這些進入點全部找出來,確保我們在每一個接觸點,都把它優化到最好,那人選就對我們留下了最好的印象。這些我們都持續在做。確定雇用之後,就回歸到「用育留」的人事制度。

我覺得現在大家最需要注意的一件事情就是,人才其實會非常重視自己的成長,如果人才的成長速度超過公司,他就會離開公司,這是必然的。所以我們特別跟同事強調,也真的採取的作為,第一個就是,我們真的投資在人才培育上,舉辦大量課程、實施導師制度,以及後續的培訓,投資了大量金錢,為的就是確保人才跟公司必須一起成長,而不致造成人才跟公司的銜接斷層,進而造成人才流失。這是我覺得做得還算不錯的地方。

作者:這裡面有幾個挺好的想法。那你嘗試到現在,有沒有遇到什麼很難突破的挫折?

iKala:我想不管大企業或小公司,大部分應該都遇到人才招募和留任的挑戰,我們也面臨滿多的兩難,第一個就是,當人才已經這麼稀缺的時候,我們是不是還要堅持我們找人的標準,絕對不能放低?因為以我們公司發展的狀態,AI剛好是市場上比較熱門的議題,所以其實現在是,只要有人,我們就一定有業務可以做,能找到多少人,我們就有多少業務可以做。所以我們就面臨這樣的兩難,就是我們該不該放低招募的標準,讓人快一點進來,要不然以我們以前的制度,錄取率很低,結果人進不來,業務也沒有了,到底應該怎麼取捨?

EVP在招募旅程中的接觸點與建議(圖/商業周刊)
EVP在招募旅程中的接觸點與建議(圖/商業周刊)

完整機制 vs. 敏捷創新

iKala:第二個就是,iKala成立已經超過10年,不能再稱自己是新創,我們在從一個新創轉型到一個成熟企業的過程當中,開始建立很多大公司的機制,但這個過程其實是很痛的。因為你一方面想要完整的機制,一方面又想要保留新創公司的彈性,因為你會擔心中長期的創新會無法持續,這也是我個人在最近的決策當中,深刻感受到的兩難。

目前我保持的哲學還是一樣,就是我覺得兩者是可以並存的,機制的存在一方面是為了防範錯誤,一方面是為了讓我們更有效率,我相信有效率還是有助於我們的創新。所以我在很多流程上面,第一個,不必要的流程不要,流程一定是為了確保更有效率,不要混亂、不要犯錯,同時要保留創新的精神在公司裡面。

作者:你講到的這兩點都挺有意思的,第一點應該是指說人才的質跟量之間怎麼去拿捏,第二點,是機制跟公司的敏捷之間怎麼去拿捏。

iKala:對,沒錯。

作者:第二點的部分,你有沒有嘗試一些有趣的做法?

iKala:如果我是做B2C的平台,像抖音、YouTube,那麼身為經營管理者,我看的就是統計數據;但因為我們是做B2B,你要非常深入的去了解你的客戶需求是什麼。所以我們2年前就仿效了在矽谷的歐美企業,他們在客戶經營方面有比較成熟的做法,稱為「客戶至上」(customer obsession),這也是Amazon一直在講的理念,後來發現這的確非常適合拿來經營B2B的客戶。這就帶來了一些影響,有好有壞。

第一個就是,團隊其實非常專注在客戶的需求,當然不是答應客戶的全部需求,而是引導客戶跟我們一起找出最好的解決方案。但是這對於一家公司的創新或者文化,其實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就是說,公司今天跟我說,我們要非常以客戶為導向,那是不是意味我們公司不用創新了?但其實不是這樣。因為工程師都很喜歡自己弄東西,我以前也是工程師出身,所以我知道那個感受。我覺得同仁會有這樣錯誤的觀念是因為,我們好像一直在滿足客戶,不讓大家有自由探索的空間。但其實到現在,我們在看客戶需求的時候,其實是市場跟客戶一起並行,就是說客戶需求是一方面,但是我們也在不斷觀察市場中長期的趨勢,所以我們還是會成立一些專案團隊,去做一些比較前瞻性的市場策略研究,也做一些前期的POC2開發。所以這兩者雖然是兩難,但我覺得還是可以並行。也就是說,當我們以客戶為導向的時候,牽涉到產品開發或者創新之間的兩難,一個是客戶為中心,一個是產品為中心,但是我們要在中間取得一個平衡點,讓兩邊都可以並行發展。

作者介紹

徐瑞廷:波士頓顧問公司(BCG,Boston Consulting Group)台北辦公室負責人、董事總經理暨資深合夥人。專門服務全球頂尖企業,領導BCG大中華地區的科技、媒體與電信專項以及企業財務與策略,負責BCG全球半導體與材料業務。尤其在亞太地區擁有豐富的顧問經驗,參與過的專案橫跨歐、美、日、中、印、韓等企業。 加入BCG之前,曾任IC設計工程師與亞洲和美國多家高科技新創公司的高階經理人。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電機工程碩士、聖塔芭芭拉(Santa Babara)MBA碩士、台灣大學電機工程系學士。

商業周刊:《商業周刊》創立於1987年,為台灣最具影響力、發行量最大的財經雜誌,以先進的觀點、敏銳的新聞與中立的媒體角度,報導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成功人物事蹟與全球產業趨勢,傳遞給讀者具深度與廣度的第一手消息。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商業周刊《BCG破解轉型的兩難:解答商模、布局、人才、變革,企業策略選擇的轉骨配方》

責任編輯/郭家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