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睡覺時間一到馬上躺床不好?專家曝關鍵原因,傳授「睡前4誘眠法」讓你一夜好眠

2024-01-20 15:00

? 人氣

不管再怎麼忙碌,時間再怎麼不夠,也不要時間一到立刻跳上床。(示意圖/取自pixabay)

不管再怎麼忙碌,時間再怎麼不夠,也不要時間一到立刻跳上床。(示意圖/取自pixabay)

往往有失眠者把睡覺擺第一,到了晚上就對自己耳提面命,睡覺時間一到必須立刻上床,因為擔心睡不好,總不忘把握任何可以睡覺的機會,就寢的時間一到就立即收拾手邊的工作,迅速上床躺平,彷彿分秒必爭期待秒睡。但是你的身體準備好要睡了嗎?大腦也準備好要睡了嗎?我們要提醒你,這樣的睡眠習慣其實不太理想。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等旋轉的風扇停下來

為什麼時間一到盡快上床不好?為什麼要等身體與大腦都準備好要睡覺了才是理想狀態?當你關掉電風扇的開關,電風扇的扇葉會立刻停止嗎?不會,雖然電源中斷了,扇葉仍因為慣性而繼續緩慢旋轉,過一段時間才會完全停止;就算風扇停止了,但上前摸摸風扇的機身,可以感受到內部的馬達仍然微微發熱。失眠者要睡覺前的頭腦其實就像止不住的風扇一樣轉呀轉個不停;想有一夜好眠必須等待睡意浮現,一如風扇從旋轉中到完全靜止需要花時間等待。千萬不要期待說睡就睡,這是不太合理的期待。

因此我們會建議,不管再怎麼忙碌,時間再怎麼不夠,也不要時間一到立刻跳上床。建議失眠者規劃一段固定的睡前放鬆時間,就像讓風扇慢慢停下來一樣,慢慢關機。你可以做放鬆練習,或者做些靜態放鬆的活動,時間至少15分鐘,理想的話安排半小時至一小時,並且養成習慣。你也可以什麼都不做,用發呆來培養睡意,也可以規劃一些固定的活動,建立自己的睡前儀式。

建立自己的睡前儀式

睡前放鬆時間及睡前儀式對於降低清醒系統很重要,因為它有助於向身體發出信號,告訴我們是時候準備睡覺了。 固定的睡前儀式有助於與睡眠產生連結,也就是心理學上所謂的「制約」,成為開始放鬆、啟動睡眠的信號,創造一個更平靜、更放鬆的睡眠氣氛與環境,以帶來良好的睡眠品質、睡眠效率,甚至可以改善情緒和身心健康。

睡前儀式的原則

睡前儀式的效果會因人而異。 失眠者要注意以下四項原則:

1.固定且一致:

每晚在固定的時段執行,一般是上床睡覺前至少30分鐘到一個小時,讓睡前儀式盡量維持一致和穩定,因為這會成為身體辨識的關鍵訊號。要提醒的是,盡量挑選簡單不複雜的行為,讓自己可以輕鬆執行,並且不要太要求完美,或是過度動腦筋。

2.放鬆且平靜:

以能夠讓你感到放鬆、靜態的活動為主,而且隨時可以停下來也不會提高清醒程度。例如:腹式呼吸法、漸進式肌肉放鬆法,或看合適的電視節目、讀雜誌、聽輕音樂等。若你選擇看電視當作靜態放鬆活動,可以看動物頻道、地理頻道這類可隨時中斷而不會感到不舒服的節目。相對的,睡前看刺激亢奮的電視、電影,如恐怖片、喜劇等,會使精神高亢,進而影響入眠,在臨床上也遇過有人因睡前看政論性節目而激動得睡不著。聽音樂的話,以能協助放鬆的輕音樂為佳,若聽有人聲的抒情歌,常會不自覺去細聽歌詞,甚至又因此聯想到其他心事,較不推薦。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