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股票總是買進就下跌、賣出就暴漲?他進股市18年、稅繳2億,揭多數散戶無法致富的關鍵

2024-05-17 09:00

? 人氣

主力經常被視為讓散戶賠錢的罪魁禍首,但想做好交易,絕不能簡單地將賠錢歸因於主力。(示意圖/取自pexels)

主力經常被視為讓散戶賠錢的罪魁禍首,但想做好交易,絕不能簡單地將賠錢歸因於主力。(示意圖/取自pexels)

編按:巨人傑自17歲開始進入股市,從懵懂的股市小白開始,到現在是舉市皆聞的重磅級散戶,並非交易天才的他,從高中才開始對數字產生興趣,初次接觸股市,便對數字的跳動深深感到著迷的他,就這樣一頭栽進了股海之中。

據《今周刊》報導,巨人傑過去曾接受訪問表示,2021年成交量就達3000億,繳了將近兩億元證交稅。他沒有萬貫家財撐腰,也沒有傳奇名師指導,起始本金更是只有1萬,這樣的他,究竟如何從少少的本金開始,成為生涯累計成交量破5000億的億級散戶?

主力,顧名思義即為最主要的力量。在市場中,這個主要的力量可能是外資、投信、一群人或是一個金主,總之只要資金夠雄厚都有可能是主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也因此,當市場出現一些大買盤、大單的時候,常常就會聽到人們議論:「有主力進場了。」股價稍微止跌,也會聽到別人耳語:「主力進場護盤了。」至於股價大幅下跌時,則會聽到「主力倒貨了」、「主力落跑了」等說法,最常聽到的說法,大概就是股民們在交易賠錢時,把原因歸咎為「主力害的」、「主力故意的」。

「主力」這個名詞變得非常神祕,甚至被視為股民賠錢的罪魁禍首

二○二一年時,台股市場非常火熱,每天台灣上市公司的成交金額加總,時常超過四千億以上,其中甚至有些航運成分股,光一天成交金額就破千億,也當然成為市場的關注焦點,當時市面上許多新聞或網路文章都經常提到:「今天航運主力倒貨啦」、「今天航運主力在拉抬」,看到四九九,基本上就會有一堆股民紛紛開始揣測,主力現在是想做什麼?

事實上,台灣股市資訊相當透明,盤後來看,其實那時有好幾天,市場上成交值排行第一名的個股,買賣合計成交量占第一名的都是我。至於股民們想知道的,我這個「主力」到底想做什麼呢?其實我只是在做當沖,有時多有時空,只是部位稍大了一點罷了。

當然,某些股票確實存在著主力,他們會藉由吸收籌碼、拉抬、炒作等方式來操弄股價,而且越小支的股票,這些特定資金的影響力當然就越明顯。但是很多人交易的標的是中大型股,甚至是期貨等,這些標的的規模已經不是一些資金就可以影響走勢的程度,但許多人在交易賠錢時,卻都把原因怪罪在主力頭上。

大多數人對所謂的「主力」都有種迷思,認為他們很可怕會害慘股民,但其實主力也是順勢而為的,事實上,他們也沒那麼無聊,而且根本就不在意一般股民的一小點部位、一小點錢,更不會刻意跟股民作對。

因此,在我看來,其實完全不存在主力故意害你賠錢這件事。會有這樣思維,就是習慣於把失敗歸咎成都是別人的錯,或者都是運氣不好。如果一味抱持這種心態,不管是在現實社會或是交易市場中,往往都會是容易指責別人、怪罪運氣不好的輸家!

快速結論

主力經常被視為讓散戶賠錢的罪魁禍首,但想做好交易,絕不能簡單地將賠錢歸因於主力,仍要回歸個人層面,做好檢討的工作。

作者介紹|巨人傑

台股交易員。
1993年生,中原大學應用數學系、政治大學統計研究所。曾是大家口中消極又低薪的八年級生。17歲進入股市,至今已有14年。
人都有自己擅長的事,巨人傑亦不例外,他在市場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天賦,用投資一舉突破八年級生起薪低、未來沒有希望的困境,成為年輕股民的關注焦點,目前仍持續更新個人紀錄中。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巨人思維:沒有捷徑,只有努力,從零開始的股市交易員》。(原標題:市場流傳的主力迷思)

責任編輯/林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