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福佬人尋根,常偏重母系的探討,對父系則心不在焉,「反正就是閩南人」,而誤以為「閩南」兩字純為一地理名詞,代表「福建南部人」。
我們這一輩台灣人常常自覺「中國史」讀了很多,多到有些反感,但其實我們年輕時唸的是中國帝王興衰「中原史」,地方史的了解少得可憐。記憶中,第一次在教科書中讀到與福建相關的歷史是:「公元九○九年,王審知自立為閩王」,而這件事,與台灣幾無相關。然後就是南明的福王在福州即位,以及鄭芝龍、鄭成功父子的事蹟了。
我們對福建或閩南人其實了解甚少。有趣的是,一般學者對客家人反而著墨較多,有許多專書;對「閩南人」一詞,理所當然就是「居住福建南部」的南方漢人。殊不知,「閩南人」是漢人中的一個特殊族群。與其他漢人族群比較,我認為至少有下列三個特點:
1)被遺忘的人類學內涵(母性百越+父系漢人之後裔)
2)盛唐中原文化傳承(古語、古樂)
3)獨特的族群角色(海洋化、具國際觀與不怕遷徙)
閩南人的意義不只是「福建南部人」
以傳統漢人觀點,中原以北固是夷狄,南方則沿海「自會稽至交阯」為百越所據。此外,長江流域為楚人天下。楚人是否為漢民族,一直有爭議,應該不是。四川原住民為三星堆文化的主人,西南的雲貴則為苗傜人種,皆非漢族。
中原漢人一向高傲,認為異族就不是人,而是禽獸或異類。於是有從「虫」的,如「蜀」(即使三星堆文明不遜於中原),「閩」;有從獸的,如「猶太」,如「英狤猁」。另有雖視之為「人」,但鄙視之,於是Huns成了匈「奴」。由福建的「閩」,就知道中原漢人視福建為異族之地,當然也因為閩越之人以「蛇」為圖騰。
閩南原為百越之地
春秋戰國時代,最南方的漢族國家,叫做「吳」,吳國之南,是「越」。但是「吳」是周王室所封,「越」則是種族名稱,不是地名。春秋諸國的國名都是周天子親戚或臣子分封之地的名稱。
那時的百越之地不是周王室的領域或分封之地。我們現在看到的越國人「句踐」、「文種」、「范蠡」,我猜都只是名,而不冠姓氏。吳國姬姓,但我們不知越王句踐姓什麼。句踐不姓句,也不姓越。現在百家姓雖有「越」,但我們幾乎沒有見過。這和由周王分封的秦、韓、趙、魏、鄭、陳、蔡、宋、吳等後來封國之名都成為子民姓氏不同。我相信百越之族沒有姓氏只有名,像台灣的高山原住民或阿拉伯人一樣。
越族,是別於中原漢族,而居於今之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及越南北部的族群。越人比漢人稍矮,眼睛不是漢人的丹鳳眼,而較大較圓。這正是現在北方漢人和南方漢人的寫照。所以「吳越之爭」不同於春秋戰國其他國家的漢人兄弟鬩牆,而是你死我活的種族戰爭。句踐的越國,因為位在百越之最北,與吳國接壤,所以漢化也最早,如此,才被中原民族記載入漢族的史。句踐、西施、范蠡都不是漢人,而是「百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