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轉會公布「被監控者訪談」預告短片,影片中曾被監控的人們閱讀自己當年被情治單位監控所記錄而成的「日記」,令人不寒而慄。(取自自促轉會臉書)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今(28)日公布「被監控者訪談」預告短片,內容講述1980年代在大學校園被監控的師生,揭露威權統治時期在校園中佈線「抓耙仔」的史料,不只老師、朋友,就連戀人都有可能是眼線。
行政院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在臉書粉絲團公布一段「被監控訪談」的預告短片,完整影片預計明天上線;另外,6月1日也將發表「告密者」劇情版影片,目的在於呈現威權歷史中,被監控者、加害者的想法與故事。
根據短片內容,促轉會邀請3名在西元1980年代於校園遭監控的師生,來閱讀當年被情治單位監控的日記,更揭露威權統治時期在校園中佈線「抓耙仔」史料及狀況。而這3名被監控者,分別是當時台大社會系學生林國明、台大法律系學生謝穎青、學生社團講師楊碧川。
促轉會指出,2019年4月24日是值得被記錄的一天,因為這是台灣第一次有人得以親眼目睹30多年前的自己,在校園中被情治單位監控的檔案,而翻開這些泛黃的卷宗,有點像是翻開當事人30多年前的記憶,但這些日記是情治人員所寫。
促轉會提到,被監控者可以在檔案中看見,當年與誰在冰果室吃冰、看見自己母親的來信,甚至家中的居家平面圖也收錄在其中;甚至從這些檔案中可以得知,當年是哪個老師、同學、朋友、鄰居成為「告密者」,調查局則以威脅、利誘手段,讓校園中的師生彼此監控。
促轉會也說,當年情治人員還要求將人帶到賭場詐賭,再以欠賭債為由脅迫對方,這些手法與黑社會完全沒有兩樣。而校園監控會一路延伸到服役當兵,甚至到出社會之後,因此涉案的告密者、受監控者高達數萬人之多。
促轉會指出,根據目前的研究,威權時期監控者不只來自情治機關、國民黨或公務機關,鄰居、親人、同事、同學甚至戀人,都可能是當局眼線,只要隨便一句話都會被列入觀察,甚至訊問,因此受了傷的大人,會告訴孩子:「不要碰政治。」
熱門新聞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
夏珍專欄:柯文哲的恨─台灣司法真的是政治工具?
前台北市柯文哲圖利京華城案召開準備庭,被羈押七個月的柯文哲,一吐胸中鬱壘,痛斥檢方威脅取供、違反偵查不公開、羅織罪證,...夏珍專欄:不是戒嚴的戒嚴
歷史是一面照妖鏡。三十八年前,蔣經國總統因為「不是(軍事)戒嚴的戒嚴」,既不影響人民日常生活,又不為民主國家理解,毅然決定解嚴;三十八年後...夏珍專欄:柯建銘之怒非同小可
民進黨總召柯建銘狂飆藍白立委是「中共同路人」不是新鮮事,動輒警示國人「國家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簡直成了他的口頭禪,照柯建銘的說法...您也可能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