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隻雞都有獨一無二的氣質:《養雞時代》選摘(4)

2020-02-21 05:10

? 人氣

2017 年秋天,我決定將整座雞舍扛到一座有圍牆環繞的樹林裡, 欲試驗觀察家禽在野外生活的能力。原先飼養的戶外雞舍約莫一坪大,或許因為空間狹小的緣故,牠們之間雖有些微性格差異,但在日復一日的舒適圈內,行為模式多半被定型,直到放養樹林的首日, 當環境出現劇烈改變,周遭充滿許多難以預測的突發事件,才發現每隻雞在面對壓力與變化時的直覺反應竟是如此不同。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雞,公雞母雞。(取自pixabay)
當環境出現劇烈改變,周遭充滿許多難以預測的突發事件,作者才發現每隻雞在面對壓力與變化時的直覺反應竟是如此不同。(取自pixabay)

這座林子荒廢十年無人開墾,野地裡有各種豐盛的雜草可吃,還有躲藏在灌叢之間的東方蜚蠊、蜘蛛,與埋藏在土壤下的蚯蚓及蜈蚣,簡直是每隻雞夢想中的糖果屋(而我就是德國童話裡把兄妹餵胖的老巫婆)。初落林間,牠們瞪大眼睛盯著陌生四周,一動也不動,黑眼豆豆是其中第一個挪動腳步、嘗試覓食的個體,可我不會說牠是勇敢善謀,牠的行事風格比較接近魯莽,是那種不知道需要害怕的「憨膽」。在黑眼豆豆開始融入自然環境後,小白與夢露也很快地適應周遭,但當所有母雞仍沉浸在飲食爆發戶的狂喜之中, 其間最神經質的母雞白腹卻顯得幾分不安,野地突如其來的鳥鳴或微風拂過樹梢的沙沙聲,都能讓牠睜大眼睛小心警戒,然後每當白腹一發出少見的警戒音,其他母雞就像荒漠上的狐那樣抬頭定格, 神經兮兮的樣子實在滑稽。

一路陪伴牠們直至傍晚,以確保雞群能在放養首日順利回巢就寢。當天色將暗未暗的時刻,白腹老早就來回奔走鼓吹眾雞歸巢了, 牠一面適應全新的環境,一面好希望大家快點跟上,但其他雞都還沉浸在糖果屋的喜悅中低頭找蟲,於是「白腹」就這樣一會跳上雞舍,一會又跳下來跟著其他個體意思意思地扒幾下土,可牠根本無心找蟲,一心只想盡快在天黑前安置就位。

雞,雞舍。(取自pixabay)
「白腹」一會跳上雞舍,一會又跳下來跟著其他個體意思意思地扒幾下土,可牠根本無心找蟲,一心只想盡快在天黑前安置就位。(取自pixabay)

這段期間,與白腹同樣具有明顯日本矮雞特徵的夢露,卻是靈巧機敏地利用大好機會盡可能覓食,牠的眼神銳利、動作敏捷,誰挖到了肥美蟲子,牠總能在第一時間迅速搶食,像一名徹頭徹尾的機會主義者。小白雖然也專注於扒土找蟲,但牠顯露出的氣質卻是溫婉,不疾不徐地往角落慢慢尋找,不與誰爭搶。

嶄新的環境突顯了每隻母雞截然不同的性格差異—有的沉穩, 有的魯莽,有的敏感不安,有的奸巧靈快。我想起了某些災難電影, 當怪物肆虐地球時,那些落荒而逃的男女主角中,也常有這些角色設定—總有位慌張多疑的配角負責發現態勢不尋常,以推動劇情往前發展,然後魯莽嘴硬的那位小咖演員多半會成為頭號犧牲者, 奸巧機伶的或許因懂得運用小聰明又擅於自保而能活到片長泰半, 但全劇結尾絕對是那位沉穩善良的要角獲得善終。

這些電影情節雖是我作為人類的情感投射,但能萬般確定的是, 即便是相同品種的雞,在面對新奇事物與不穩定的情境,牠們有各自應付外界的心智與行為,展現出自己獨一無二的氣質。

養雞時代書封。(玉山社提供)
《養雞時代》書封。(玉山社提供)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曾任出版社採編、廣告設計、福山植物園野外助理。著有農趣小品《與地共生 給雞唱歌》、紀錄青春山海的十年散文《台灣小野放》,以及在地旅行書《花東小旅行》、《台北小旅行》、《恆春半島祕境四季遊》等,本文選自作者新作《養雞時代:21則你吃過雞,卻不瞭解的冷知識》(玉山社)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