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藍迪斯(Landes, 1924-2013)的《新國富論》是一本知名鉅著,如果能透過美國學校中學生或畢業生的樣本,控制他們是否有使用筷子的習慣,再設計衡量手指靈巧度的實驗,是可以為藍迪斯的理論獲得驗證。如果想要執行這個計畫,需要人力、經費,必須排擠常態的教學或研究時間,這就是何以存在向科技部申請研究經費補助的制度。應該可以將這個研究成果投稿至實驗經濟學期刊,不管結果是印證或反駁藍迪斯的論點,都會被期刊接受,甚至引起如經濟學人等主流媒體注意。
持續評論中譯本的瑕疵
接下來,《新國富論》中譯本第434頁敘述:「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時代的資本流動性,有如八○年代那麼高,驅動工業國家以比國際貿易還高五倍、世界生產還高十倍的速度,至海外直接投資。雖然流動性到九○年稍微減緩,但是仍以相同的速度流向開發中國家。」(圖2中間)
以下的改寫方式較能傳達原意:「國際間的資本流動未曾如此活躍。在八○年代,工業化國家到開發中國家直接投資的成長速度,是全球國際貿易成長率的5倍之上,也在經濟成長率的10倍之上。雖然,這個速度到九○年代趨緩,但仍然保持成長趨勢。」
對照的原文是:“Never has capital been so mobile. In the 1980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by industrial nations was growing five times faster than world trade, ten times than world output; and even when these flows slowed in the ‘nineties, FDI to the developing counties kept growing.” (p. 476)
也就是說,原文「流動的資本」被加上「流動性」,會減損閱讀理解度。最後的「稍微減緩」則與「相同的速度」矛盾。中譯本雖然沒有翻錯原意,但在可讀性上有瑕疵。
韓國的投資創造英國威爾斯經濟的再生
《新國富論》中譯本第434頁最後一段敘述:「每個經濟體都沒有大到無法進入,也沒有建立起無法進入的障礙。截至1996年底為止,韓國企業的生產單位已與英國相當。威爾斯欣喜於有大量外國(尤其是亞洲)投資者進入,當第一家韓國公司開張,並在當地招募300員工時,有5千人前往報名。」
這段翻譯內容則是失誤,正確翻譯是:「沒有先進到無法進入的經濟體…截至1996年底為止,已經有超過30家的韓國企業到英國設立生產據點。威爾斯欣喜於有大量外國(大部分來自亞洲)投資者進入,再度活化經濟。當第一家韓國公司開張,並在當地招募300員工時,有5千人前往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