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府舉債8,800億的「前瞻基礎建設」,雖然批評聲浪不斷,但民進黨完全不理會,連三周立法院排審闖關,擺明要人民一毛不減照單全收。但這麼龐大的計畫,其中又夾雜許多不前瞻、不緊急的項目,舉債之外、地方還要自籌經費。一旦闖關成功,未來八年政府上下光忙這些就夠了,其他更該做的事將沒人沒錢可做。路走偏了,反而拖垮台灣的未來也說不定。
一、土地徵收抗爭,將拖垮社會
以佔預算一半的軌道建設為例,總經費9,558億,列入特別預算4,241億。
把大部分資源投注在軌道,難道台灣的未來是要靠軌道拼經濟?
交通部長賀陳旦說,38個軌道建設中,有10個還沒做可行性評估。這真是匪夷所思,連可行性評估都沒做的計畫,卻可以先編預算。另外9項行政院早已核定,「台南鐵路地下化」已動工,「高雄捷運岡山路竹延伸線一階」8日已開說明會,也放入前瞻舉債行列,行政程序錯亂至此。
另外23個計畫還需要做環境影響評估,他承諾「如果環評沒過就不會做」。但一個交通建設最大的爭議是發生在土地徵收階段,並不是環評。環評審查的重點是「環境影響」,並非土地徵收。因此在環評時,並不會通知土地將被徵收的地主,往往在地主不知情下,環評就通過了。
即使有些案子地主遇到貴人相告,來得及到環評會反對,但環評委員會說,環評不是處理土地徵收的地方,就算環評過了,還有其他機制把關啊,例如都市計畫委員會、土地徵收委員會,地主有意見到時再表達不遲。
這樣講好像有理,但實務上環評變成一種指標,只要環評過了,其他程序也會比照。而且,軌道建設都是地方政府爭取的、因應這些計畫所擬的都市計畫,也是地方政府做的,不管地主再怎麼反對,都市計畫還是一定會過。
再加上環評委員、都市計畫委員一遇到審「國家重大建設」時就不敢再審,原本該專業審查的,最後變成政治決定。所以,雖然前瞻計畫條例說不會迴避環評等程序,但只要列入國家重大建設,其他審查都只是跑程序。
行政院長林全回應這個質疑時只說「不會有大規模的土地徵收」,但基於什麼評估提出這個保證卻未說明。而且這些計畫啟動時,他或許已經不在位,下一位也沒有義務背書他的承諾,所以這句「不會」也是白講的。
土地徵收抗爭跟環保抗爭不同,環保抗爭成敗將由所有人承受,但土地徵收牽涉到私有財產,你要拿走,他只好跟你生死相搏,已有太多前例可證。一旦這麼多軌道同時推動,無法想像未來社會抗爭會到什麼程度。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形容軌道建設是「通往地獄的道路」,並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