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重提美中經濟脫鉤,然實際情況為中國大陸正持續增加對美採購,美企亦持續投資大陸,廣大市場潛力、充足技術人力及已投入生產之設備廠房,都使之無從割捨。即令從當前全球防疫著手,美國聯邦及各州為爭搶中國進口之口罩、呼吸器,幾乎勢成水火;想在經貿層面切割,不僅自傷其身,更與企業、眾多消費者為敵。
路透社報導,美中雙方貿易量一度因新冠疫情影響大減,但又隨即開始增加。美國四月對大陸出口額從二月的十年低點六十八億美元,增至八十六億美元;從大陸進口額也從三月的十一年低點一百九十八億美元,激增至三百一十一億美元。
美國農業部數據亦顯示,美四月對陸出口大豆為四十二萬三千八百九十一噸,較前月增逾一倍。該部十八日也指出,中方已達成購買十九點五噸美國玉米之協議;尤其今年恰逢總統選舉,這不禁令共和黨票倉之中西部農民喜逢甘霖、甚為開心,更能成為川普宣傳造勢的重要政績。
反觀台灣,對大陸出口一千三百八十億美元,每年對陸出超占八百三十二億美元,在大陸進口比重中,實為滄海一粟,卻占我對外出口近四成。且商品內容多以電子零組件居多,可看出大陸自台進口貨物集中以中間商品、加工貿易為主,而非附加價值高的製成品或其高端技術。台灣對陸出口比重,由馬政府的39%提升至現今的41%,而執政黨一直推行的新南向對象──東協,卻由當初馬政府19%下滑至15.9%,都能證明國際貿易並非全然為執政當局左右,而取決於當前中國大陸經濟興衰和企業競爭力。
川普總統強調美國優先,欲以減稅、補貼吸引企業回流;蔡英文總統推行新南向政策,亦想轉移當前台商西進之趨勢;然而卻都不約而同走回老路,且愈發和中國大陸緊綑,可謂是難兄難弟。由此觀之,昧於國際現實,忽略世界經貿分工體系,最終仍像薛西弗斯般白費功夫、繞彎遠路,讓人民及國家承擔那滾落的經濟重擊。
*作者為補教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