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鴻源觀點:以台灣為主體的史地教育有錯嗎?

2020-09-20 06:50

? 人氣

一位林姓網友說,對岸的地理歷史,我們背得滾瓜爛熟,如數家珍,然而對本島斯土,台灣有幾座山,幾條溪河,一問三不知,真是愧對先民。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一位廖姓網友說,以前讀過的中國地理,如今都已成為歷史,而讀過的中國歷史,如今都變成神話故事!

學歷史的兩個大功用,第一是鑑往知來,避免重蹈覆轍 ; 第二是了解人性,培養寬容心胸。 學歷史也可以幫助我們培養出長遠的眼光,幫助我們思索今天的舉動是否正確,以及對未來的影響,然後判斷今天到底該不該做這件事情。

反觀我們的歷史教育有這樣嗎?為何黨國教育告訴我們一堆與台灣無關係中國歷史,如幾千年前不知有沒有的三皇五帝,歷代專制皇朝的典章制度,還有滿清末年許多喪權辱國的條約,這些對學生有何益處?

道光皇帝可以說是節儉出名。(圖/維基百科)
作者認為,過去在黨國教育下,教導學諸多與台灣無關係中國歷史,如三皇五帝、歷代專制皇朝、滿清末年簽訂的條約等,對學生並無實質益處。(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

筆者不禁要問,生在台灣,我們許多人卻對台灣過去一無所知,如228與白色恐怖是怎麼回事?我們的自由和民主怎麼來的?台灣在近五百年歷史上又曾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導演魏德聖已經用電影拍過兩個我們應該知道,結果卻一點也不熟悉的歷史故事,如KANO與賽德克巴萊,都曾造成轟動,感人至深,還有四年後將推出的「台灣三部曲」。

如果我們繼續延續以往本末倒置的史地教育 ,將會使許多人的國家認同造成錯亂,以為文化與血源相同的政體就該統一,卻不知基於自由民主與人權原則的政治制度,才是不同政治團體統一的基礎。我想,這就是呂捷老師想要表達的概念。

身為台灣人,我們應該更了解自己多一些,拋去那些無關緊要的東西,抓緊真正該知道的,凡事以台灣為主體,不要像國民黨那樣,老是不自量力,跟人家爭搶神主牌。

總之,我們應將以往以中國為主體的史地教育,改成以台灣為主體的史地教育,才符合世界潮流,因為只有先認識自己,才能認識別人。

*作者為台大物理博士、文化大學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