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官方對房價再次走高的談論增加,而當總統都看到高房價問題又出現時,政府部會出手抑制房市的時機應該不遠了,關心房市、有意進出房市者,都該注意這些訊號。
日前在立法院財委會中,立委針對今年房市熱絡、高房價引發民眾關切等問題質詢,財政部長蘇建榮在答覆時,除了說明房地合一稅,對抑制投機客有強大效果、現行房屋稅制已有囤房稅的成分在之外,對房價問題,他也提出應跨部會合作商討高房價議題,其中央行可透過選擇性信用管制工具抑制房市炒作。
在此之前,則有央行副總裁陳南光在本期《銀行家雜誌》撰文談高房價,而且強調「房價持續上漲,可能損害長期經濟成長」,主張「央行應在房價上漲預期形成前超前部署」,並以港韓案例指陳如果讓房價持續上漲的預期確立,不論以那種政策工具,都難以撼動房價飆漲的趨勢。央行在上一波房市多頭時,是率先且堅定不移出手打房的部會,雖然陳南光的文章是「僅代表個人意見」,但央行副總裁的看法當然值得重視。
更重要的是「上面長官」也注意到此問題。總統蔡英文在國慶演說談到經濟問題的部份,最後說到「疫情後的經濟、產業發展,可能會有失衡的風險,資金供給大幅的增加,也可能帶來後遺症」,這個後遺症被認為就是指高房價問題,因此政府「要全力落實經濟與社會的均衡發展」。
因此,從整體脈絡來看,從總統到財金官員,都注意到房市回春、房價又上漲的現象。雖然蔡政府應該算是未受高房價之害,因為2016年5月蔡政府上台,當年元月房地合一稅制上路,投機客退場、走了十多年的多頭市場結束,房市進入盤整下滑的空頭市場,當年房市成交量降到24.5萬戶的新低點。
不過,台灣社會對高房價之害,當是體驗深刻、點滴心頭,馬政府時代,高房價高居民怨之首,年輕人受害深,「萬物皆漲、房價飆升、只有薪資不增」是當時不少年輕人之痛;蔡政府上台4年多,低薪困境尚未突破,如果房價再出現飆漲,必然衝擊社會支持度,同時背離年輕人的支持,政府一定不願、亦不能讓房價飆風再起。
房價是否再次飆漲,拿數據看應相當明確;以價位而言,全台不少地區房價已超越過去的高點了,如新竹、台中、台南;高房價問題最嚴重的雙北則接近高點;如以成交數量當成房市榮枯的指標,2016年的空頭市場成交量降到24.5萬戶低點,但這幾年逐年回升,去年已達一般視為「榮枯界線」的30萬戶,今年預估成交量增為32萬戶。再從民眾購屋負擔來看,雙北的房價所得比還是在12-14倍的高點,這個數字雖然比過去歷史紀錄低一點,但放眼國際還是偏高,因此政府勢必不能放任房價再上去。
政府要出手打房,著手點一定在供需面的調整,政策工具大概不外乎金融與稅制。供給面方面當然是增加各種公宅,不論名之為合宜住宅、社會住宅、國民住宅都可以,方式則有租有賣,但從長遠眼光看,宜租不宜賣,否則將重蹈過去國宅失敗的覆轍。
需要面調整主要就是壓制房市投機、投資客,方式在金融面方面,主要就是央行的選擇性信用管制,用以緊縮投資客用以投機的「彈藥」、活水,近來傳出那些在搞「實質性9成房貸」的銀行,當面臨監理單位的壓力。稅制方面主要也是減少投機者的獲利空間,過去就是炒房幾乎完全沒有資本利得稅,一本萬利、吸引越來越多人投入,成為全民炒房;要從稅制上壓制房價,從房地合一稅制下手會比從持有稅著手效果好。最後政府會在何時、如何出手,大家就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