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故」即蘊故也
先秦著作中溫字還有一義,作「蘊」的假借字,義為積蓄,這時要讀作「蘊」。如《詩經.小雅.小宛》:「人之齊聖,飲酒溫克。」克,勝也。溫克,意思是醉後能蘊藉自持勝過酒力作用,引申指態度溫和謙恭。再如《禮記.內則》:「柔色以溫之」溫,蘊藉也。又如《荀子·榮辱》:「其流長矣,其溫厚矣,其功盛姚遠矣。」姚,通「遙」。
所以,「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溫故」當為蘊故也。蘊是不及物動詞,後面卻接受詞,可見為使(致)動用法,蘊故乃「使故蘊」之意。孔子原意是說:「(能)使學過的東西儲積起來(不忘之意),又懂得新的東西」,這兩項都能做到的人,有資格為人師了。學然後能知,知含有學習意思,表示其人勤學能自我進修。孔子相當好學,那句話與其好學精神相符。那句話與其弟子子夏說的:「日知其所亡 (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意思相通。
其後,溫字誤衍出溫習義,乃因該訛解而起,逐漸積非成是。打開程樹德所編撰《論語集釋》,見古人對「溫故」的注釋,相當用心闡釋「溫習」、「尋繹」意思。卻是「求知愈深,失之愈遠。」清代考據學興起前,古人注釋古籍不懂用科學方法,以致有「望文生訓」情形,情有可原。但今人若仍用土法煉鋼方式教學和學習,可就不值得原諒了。
而該文對溫故的解說,說的就是蘊故意思,也就是熟知並儲備既有知識,才能進一步談創新。這一點,李家同教授曾多次為文投書媒體,強調學生要將語文及數理化等基礎學科學好,打下扎實知識基礎,方可進一步學新知,談研發。而教育部的做法卻是好高騖遠,成效必然適得其反。
我費勁對「溫故」作科學考證,意在陳示,古文可如何教和學。方法要科學,不該再用傳統那種熟讀勤背笨法,否則搞到最終,成效會如我的一位中學國文老師的感慨,「一潭死水」。學習任何學科都有方法,方法太過艱深的可以不教,平常用得到的,一定要教學生,使學生從中領會「如何學習」。有的方法各學科通用,其背後的科學精神與原則也相通。國文課也能學科學,帥吧?這些方法皆可學,如同如何創新也可學。
教會學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才是重點
但學習創新,方式絕非教育部官員說的、學校教的那一套,那叫懵懂教懵懂。就如孟子所言:「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而且「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後必有災。」什麼災呢?借用該文最末一句,「到頭來恐是有『創傷』而終一事無成。」
百餘年前馬建忠見歐美人士學問「未及弱冠已斐然有成」,認為訣竅在於從小便教授他們文法,很快就能學好語文,再來學其他學科便可綽有餘力。乃參仿歐美文法書體例,發憤努力,積十餘年力索之功,寫成中國首部系統文法書《馬氏文通》。他樂觀說:「童蒙入塾能循是而學文焉,其成就之速必無遜於西人。」胡適也贊同其說,學文法後,學國文能事半功倍。但一百年來的教學實證發現,學文法對母語學習沒啥大用處,馬建忠太理想化了。還是孫中山有遠見,看出其書功用,「雖足為通文者之參考印證,而不能為初學者之津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