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山專欄:美中大國博弈陷阱對台灣的衝擊

2021-02-03 06:50

? 人氣

金德伯格陷阱源於美國經濟學家查理斯.金德伯格對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的研究。金德伯格在《1929-1939年世界經濟蕭條》一書中指出,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原因在於守成大國英國沒有能力繼續領導世界,而甫崛起大國美國又不願意承擔責任,從而導致國際秩序崩潰和世界大戰爆發。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查爾斯.金德伯格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也是馬歇爾計畫的思想構建者之一,在他針對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研究的《1929-1939年世界經濟蕭條》書中認為,1930年代世界經濟大蕭條的根本原因在於國際公共產品的缺失。

美國總統川普。(美聯社)
筆者認為,前美國總統川普任期強調美國優先,恐讓全球陷入金德伯格陷阱。(資料照,AP)

全球經濟混亂和世界安全秩序失速之新挑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取代英國成為世界上實力最強國家,但在全球權力轉移過程中,美國未能接替英國扮演的角色發揮領導作用、提供國際公共產品,造成全球經濟混亂和安全失序,結果導致全球經濟衰退和世界大戰。

金德伯格陷阱的邏輯是,國際體系中實力最強大的國家如果缺乏提供國際公共產品的意願,就會導致國際衝突不斷乃至引發大戰。國際公共產品在一般情況下,必須主要大國負有更大國際公共產品供應責任;由於國際公共產品的使用不具有排他性,因此搭便車現象(free rider)甚為普遍,這使得國際公共產品常常處於供不應求樣態。倘若今天能像2008年中美聯合應對世界金融海嘯危機一樣,來應對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災對全世界範疇之挑戰,必不至會有今天的問題存在;不過,現在看金德伯格陷阱對於美中兩強來講,無一不都是一個巨大挑戰。

對台灣產生重大發展障礙與全球接軌困難

金德伯格陷阱核心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的國際公共產品供給問題;相對於國內公共產品,國際公共產品的特點,是成本和獲益超越單一國家邊界、跨越不同世代、超越不同人群的共用產品等,具有很強國際性、外部性的資源、服務、政策體制等,例如自由開放的貿易體系、穩定高效的金融市場、防止衝突與戰爭的安全機制等。20世紀以來的典型國際公共產品包括:穩定的國際金融和貨幣體系、開放的國際自由貿易、國際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國際安全保障體系與公海航行自由等。

惟自1990年代全球化運動深化之後,國際公共產品已經被按部門領域劃分為:環境性、經濟性、社會性以及制度或基礎設施等類型;進入21世紀—10年代後,世界和平、區域合作、自由貿易、經濟成長、金融穩定、環境保護、傳染病防治、智慧財產權保護、度量衡與標準的統一等大量容易產生外部效應的國際公共產品,已經成為全球化與國際關係的重要「全球統理(global governance)議題,對世界各國的發展、穩定與安全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建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