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抵擋來自商業的壓力
但袁順光失足絕非只是引水人不敵惡劣天候的意外而已。事實上,台灣七個國際商港針對惡劣天候管制船隻進出港(封港)的標準落差極大,如高雄港及安平港明訂平均風力達七級以上、外海浪高三米以上,就要管制進出。
花蓮及蘇澳港則是有颱風警報,船隻就應出港避風;台中港則是北防波堤達到每十五分鐘平均風力八級以上,或發布颱風陸上警報;至於台北港跟基隆港,分別規範七級暴風圈邊緣達到港區前八小時及六小時須管制進出。
標準不同,對領港的生命安全保障就不同。台北港引水人辦事處其實曾於二○○八年要求港務局(現已分家為航港局及台灣港務公司)訂出更嚴格的標準,但不了了之。
「大部分商港管制進出過於寬鬆,航政機關應重新檢視,訂出浪高、風速等標準,該封港就封港。」丁漢利建議,或者各港引水人辦事處也應召集各單位取得共識,制定屬於引水人的停止進出港標準,「無論如何要訂出具公信力的客觀標準。」
引水人呼籲更改標準的背後,其實更是憂心遊戲規則愈不從嚴,愈難抵擋來自商業的壓力。
為何如此?事實上,各商港管制由台灣港務公司負責,各港引水人辦事處如果判斷天候惡劣,就可要求港務公司管制港口進出,不必完全依照標準。
「但把商船擋在外面,每一分鐘都在燒錢啊!」航港界人士分析,尤其載貨的「定期船」相當重視船期,一旦延遲交貨就可能造成貨主損失,並增加船舶租金等成本,而船隻若因延誤需加快馬力趕往下個地點,油耗支出也會增加,「哪個領港頂得住這種壓力?」
成本是引水人工安關鍵
其實愈是深究如何提升引水人安全,愈會發現跟成本有關。
像是台灣並沒有一部真正「合格」、接送引水人出港登輪的領港艇。丁漢利解釋,領港艇要呈橄欖形;馬力要大,加減速操控靈活;船舷旁要有鐵欄杆,可扣上領港腰上的鉤環,才能在艇上平穩行走;還要有協助登輪設備、落水人員回收裝置等,「但因為造價高,還要養一批人經營而未被採用,目前只用交通船充當而已。」
此外,一九九○年代初期,高雄港引水人辦事處曾研議仿效國外,使用直昇機送領港登輪,但丁漢利表示,當時德安航空開出每趟五萬元,跟船東只願每趟出數千元交通費落差過大,只好作罷。
再進一步細究,台灣所訂引水費率(依據噸位、吃水深度,每艘船收費不同)在亞洲區比韓國及新加坡高,卻只是中國的五分之一、日本及香港三分之一到一半。讓丁漢利感慨,船東既不願額外出錢提升領港安全,又抵擋政府漲引水費,各引水人辦事處就無法投資安全設備,「當重商瀰漫於政府與企業之間,犧牲的就是安全。」
袁順光的逝去,是引水人在台灣六十幾年來第三起因公殉職。當死亡人數似乎只如流星劃過,在人們眼中顯得微不足道,而領港的超高薪又被做為合理化制度缺失時,或許正是考驗這個社會如何看待人命價值最好的磨刀石。
一個引水人之死,當人們真正開始有了痛覺,才有了意義。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
➤購買本期新新聞
➤加新新聞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