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政治人物互動,宜回到人物所處的時代,才能較客觀!
1926到1927年,鄧小平與蔣經國是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的同窗,那時候的鄧小平,是蔣經國所在共青團小組的組長。
鄧小平嘆蔣經國死得太早
1973年3月,鄧小平回到中共中央,周恩來首先把大部分涉外事務交給了他。鄧小平立刻宣布:北京已經準備好,可以跟台北直接談判統一的問題。鄧小平說,在現階段,「優先考慮用和平方式統一」。
1979年元旦,共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示好。北京的對台辦負責人廖承志也發表了致蔣經國「老弟」的一封公開信,提議國、共第三次合作。
蔣經國對鄧小平的這一和平攻勢,反應相當敏銳。台北方面一方面很堅定地謝絕廖承志來訪,蔣經國說:「共產黨提議兩岸對話,是『舊瓶裝新酒』。……中國人民唾棄共產主義,而台灣的成功卻激發人民渴望自由、民主和繁榮的生活方式。」但在另一方面,蔣經國也認為:北京現在熱切鼓勵兩岸之間擴大經濟、社會、文化交流,長此以往,對台灣必然是利大於弊。如果兩岸人民旅行、貿易往來審慎發展,必可提升台灣在全中國的形象和影響力。
1979年,鄧小平復出後,國府台灣的隨著時間推移,蔣經國認為兩岸談判的時機已經慢慢成熟。但在台北和北京之間進行正式對話之際,「中間人」是不能缺少的。蔣經國把這個敏感角色託付給了新加坡總理李光耀。
1980年,李光耀二度訪問中國大陸,翌年,鄧小平派出共府總理率領大批官員訪問新加坡,考察新加坡的成功經驗。李光耀試圖讓鄧小平及其他共府高級官員了解台灣的情勢。
蔣經國與李光耀,更加意氣相投。李光耀每次到台北,都和蔣經國單獨交談好幾個小時,交換彼此對中國、對兩岸議題的看法。蔣經國認為:李光耀對兩岸議題的了解,比任何人都深入。
至於鄧小平,至少有一次透過李光耀,向「我在莫斯科的同學」蔣經國致以問候。
到了1983年,蔣經國私下指出:由於鄧小平推動經濟改革和務實外交,中國大陸將日漸茁壯強大。如果台灣和大陸能夠結合,「中國的未來,必定會有偉大的前途」。
1984年9月26日,中、英達成了關於香港未來的協議。
在這種大背景下,1986年夏天,李光耀又在台灣訪問了3天,與蔣經國私下長談,這一次,蔣經國明確告訴李光耀,對於改造台灣的政治體制,他已經有了全盤的計畫和最新的想法。
1987年,台灣發生多種變化,其中最富戲劇性的當推1987年10月14日,國府繼開放黨禁、報禁之後,再全面開放島內民眾前往大陸旅行。
接下來兩個月裡,申請到大陸探親的台灣居民有幾萬人。蔣經國很滿意,事實上,這也是他鼓勵大陸內部演變的策略之一部分。他對部屬說:「不需要擔心。到大陸看看,可以讓台灣人民了解大陸的情勢;大陸人民也可以了解台灣的情形。」
1988年初,鄧小平聽到蔣經國逝世的消息,立刻召集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聽取了台灣事務辦公室對台工作小組的報告後,鄧小平表示,中國的統一是一件世界大事。鄧小平宣稱,當蔣經國依然健在時,「中國的統一就不會像現在這樣困難和復雜。國民黨和共產黨過去有過2次合作的經驗。我不相信國共之間不會有第3次的合作。可惜,經國死得太早了」。
解放思想、改革開放,鄧小平功績
鄧小平在毛時代曾三落三起,鄧小平最大功績是1979年開始務實的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和平改革往往比激進革命還不易,要摸著石頭過河,領導從「馬列階級鬥爭」的極權制度,轉型到「以經濟發展為核心」的威權統治,尤其是1992年的鄧小平南巡,領導全力衝刺、發展經濟。其後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三代領導人繼之,才有現在的脫貧致富、國富軍強,和平崛起,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邁進。
前美國總統卡特(Jimmy Carter)評價鄧小平時說:「鄧小平無疑是個智勇雙全的人,我將他視作大洋彼岸的朋友。我一直覺得自己非常幸運可以和鄧小平這樣具有遠見卓識的領導人進行中美建交的談判。……鄧小平和蘇聯領導人不一樣,他有一種內在自信,使他能直奔實質問題。」
美國總統小布希評價鄧時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發生的巨變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鄧小平,鄧小平在中國和世界歷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英國前首相希斯說:「鄧小平對整個世界最大貢獻就在於,他向全世界表明,中國可以如何管理和快速發展;而中國又能夠因此向整個世界作出何等的貢獻。」對於「一國兩制」成功解決香港問題,他說:「這無論對中國、英國、香港本身,還是對世界都是最圓滿的結果。」
蔣經國功績
1972年至1978年蔣經國擔任行政院院長 ,1978年起接任中華民國第6、第7兩任總統,於1988年1月13日總統任內逝世。在主政期間推行10大建設 ,在國際上孤立情勢中,大力發展 台灣經濟 ,解除多年戒嚴,促進政治民主化。
在這蔣經國主政的16年間,台灣人年均所得增長了約12倍,平均經濟年長率高達16.6%,高低所得的貧富差距縮短為4.71倍,使台灣躍升為亞洲四小龍之首,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台灣奇蹟,那段正是台錢淹腳目的日子。
2019年是中華民國政府遷台70週年,《遠見》雜誌社特別針對台灣上市櫃負責人調查,詢問對於台灣政經社會變遷的看法及展望2020後的建議,有效回收190份。遠見編輯部10月25日發表〈最懷念的總統是?近八成企業主認為蔣經國貢獻最大〉文《遠見》調查首先想了解,企業主對於過去70年來台灣歷任領導人的評價,以做為未來領導人的標竿。當詢問企業主,歷任總統中,誰對台灣最有貢獻?高達78.9%最肯定蔣經國,遠遠高於其他總統。鑑於上述蔣經國主政16年(1972-1988)間的政績,這些企業主們的意見調查結果其來有自。
蔣經國總統最痛恨貪官污吏,以及屯積居奇的奸商。曾任經國總統英文祕書的馬英九曾說:「經國先生的臥房,就像榮民之家老榮民住的一樣,我一看嚇一跳,怎麼這樣簡陋!」還說:「經國先生就任行政院長第一次院會即提出公務員「十項革新」,包括公務員婚喪喜慶不得超過10桌,除招待外賓外,不得隨便宴客;宴客必須吃五菜一湯的梅花餐;上級視察人員不得接受下級單位招待,不得出入特種場所等。一時之間,雷厲風行。」
蔣經國在任內曾說:「中國的希望在台灣,台灣的未來在大陸。」矢志要將台灣建設成三民主義的模範省,主張要「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2006年《天下》雜誌專訪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時,李光耀說:「台灣命運不由一己決定。」
關於未來台灣何去何從,李光耀這麼說,在未來的5年、10年或是50年,不論台灣是「台灣」,還是「中華民國」,並無法由台灣一己決定,而是取決於中國的情況與美國的情況。就像新加坡的命運將由國際局勢來決定,台灣的生存也一樣決定於國際局勢。
《李光耀觀天下》斷言,大陸與台灣終將統一
2013年李光耀在新書《李光耀觀天下》談到他對兩岸關係的看法。李光耀說,「台灣與大陸的重新統一是時間的問題,這是任何國家無法阻擋的。」因為兩岸經濟整合將讓兩岸走在一起,中國大陸就無須動用武力,大陸與台灣未來終將統一。
*作者為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前核工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