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Bloomberg)於10月6日的報導更指出,中國G20的特使已向G20主辦方表示,由於疫情緣故,習近平並未打算親赴羅馬參與此次的峰會,將以視訊方式參與。而這也讓美方希望舉辦實體峰會的希望落空。
此外,《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9月14日的報導指出,拜登在9日與習近平的通話時,提議與習近平進行面對面峰會,尋求破冰。但習近平當時並未正面回應,只要求華府軟化對北京立場。
《霧谷晶策》分析,這樣看來,拜習會的前途似乎相當不樂觀。但是,此次瑞士的會唔,美、中雙方勢必會設法在拜習會的舉辦問題進行商討,若實體不行,在條件許可下,美方應該會退而求其次,尋求以視訊方式進行「拜習會」。
中非合作論壇替實體拜習會留下一絲曙光
不過,或許實體的拜習會仍存在一絲希望。《日經亞洲》(Nikkei Asia)的分析指出,習近平自去年1月親自拜訪過緬甸後,就未曾離開中國。不過,文中指出,雖然由於疫情習近平相當不願意離開北京,但是他可能會想親自參與三年才舉辦一次的「中非合作論壇」(Forum on China-Africa Cooperation, FOCAC)。
文中指出,中非合作論壇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展現自身國力的舞台。在非洲領導人的參與數量上,中非合作論甚至超過聯合國大會(U.N. General Assembly)。2018年時,有高達51位非洲總統參與中非合作論壇,但今年僅有27位非洲總統參與今年76屆的聯合國大會。
再者,若習近平參與此次的中非合作論壇,也將與選擇在聯合國大會不會唔任何非洲領導人的拜登產生對比。
《霧谷晶策》分析,考慮到北京對於疫情如此謹慎的態度,拜登想要與疫情後「寸步不離」中國的習近平舉辦實體的「拜習會」難度實在相當高,若錯過G20的羅馬峰會,中非合作論壇或許真的是少數可能促使習近平離開中國,與拜登面對面碰面的契機。
從北京角度來看,若未來「拜習會」對於美中關係的發展和中國國家利益有正面效果,那習近平或許真有可能親赴中非合作論壇,並且藉機舉辦拜習會,藉此「一石二鳥」。
一方面,疫情後將首次出訪地點就選在非洲,不僅能顯示北京對非洲的重視,也將有助於未來中非關係的發展,並且,也能像外界展現中國的國力。另一方面,若「拜習會」到時真能舉行,那也能有效幫助美中近年來累積下來的緊張關係降溫。
綜觀來看,《霧谷晶策》認為,以目前美、中官方交流逐漸重回軌道的情況下,在有對話、交流的情況下,要累積善意去營造氛圍相對簡單。因此,即便實體拜習會仍有不少挑戰,但以視訊方式舉行的拜習會還是值得我們期待的。
*作者致力於剖析當今「國際關係」、「外交政策」、「兩岸關係」、「時事議題」,促進台灣人在國際視野上的持續開拓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