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玓觀點:OTT時代的八點檔「重生」—為什麼我們需要《華燈初上》

2022-02-14 06:50

? 人氣

拖戲這一點在沒有廣告破口問題的OTT時代,乍想之下很難理解,但如果用「因為當初製作合約就是一定要做成3季共24集」的理由來解釋,好像也就合理了。不過,有趣的是,以往觀眾在電視上看到拖戲時可以用分心做家事、上廁所、聊天等方法應對,OTT時代的接收倒是創造了加快轉速這個便利手段。坦白說,看《華燈》時真的經常忍不住動動手指,動完手指之後節奏反而正常些。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最後再補充一點《華燈》跟1990年代以前八點檔的有趣連結。《華燈》的故事時間設定是1988年,也就是八點檔環境變化前的黃金階段。《華燈》裡的兇殺案發生當時(10月),正在上映的其中一部八點檔連續劇叫做《八月桂花香》。林心如當年才12歲,當然沒有參加演出,不過在《華燈》裡演她爸爸的沈孟生,倒剛好是《八月桂花香》的主角之一。

科技環境變化下的錯位回聲

說了這麼多《華燈》跟「八點檔」的相似與連結,或許會給人一種印象,好像我覺得《華燈》不好看,但其實不是這樣的。 除了覺得節奏可以再快一點,大部分時候觀賞《華燈》還是很有樂趣的,這跟以前看八點檔的感受也很像。

這其實是有原因的。很多人說《華燈》拍得精緻,確實如此,無論是攝影、剪接、服裝、美術,《華燈》都做的很到位和專業;就戲劇品質來說,《華燈》已屬上乘。回顧1990年代中期以前的八點檔連續劇,雖然有上述的那些「缺點」,但是在各個技術層面,其實大多是講究且專業的,就觀賞性和娛樂性而言,也是毫無問題的。

另外一個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八點檔雖然競爭激烈,但是題材方面倒是相對多元,歷史、武俠、現代(趨勢)、愛情,輪番出現,其中更有相當比例改編自文學作品。雖然也會有短暫的跟風現象,但通常很快出現新的嘗試。這一特點跟1990年代中期之後類型和題材愈來愈侷促的鄉土劇相比,尤其明顯。而《華燈》似乎也繼承了這個特點,把兇殺案推理元素放到燈紅酒綠愛恨情仇裡,放眼目前的台劇地景,確有新意。

把技術做的專業,把故事說的好看,而且讓多數的觀眾都能夠享受觀賞的樂趣,又不至於喪失戲劇應有的品質,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過去好看的八點檔曾經是一種技藝,但是在電視變遷過程中流失了,《華燈》重拾這樣的技藝,雖然也同時繼承了某些缺陷,但整體而言,《華燈》是台劇環境和復興道路上非常需要的存在。當然,這樣的存在是通過一個國際性OTT平台的條件,以及高於一般台劇製作成本(估計總成本2.5億)而誕生的,其實是一個有點詭異且特殊的案例;而後續能不能在類似的條件下,一方面重建通俗戲劇技藝,一方面褪去或降低傳統八點檔的缺點,也很難預料,值得密切關注。

所以呢,如果你喜歡看《華燈》,那很好,每個人都需要看看「八點檔」來娛樂一下。如果你不喜歡《華燈》,也沒問題,只是這齣「八點檔」不適合你。如果你有點喜歡有點不喜歡,更好,讓我們一起邊看邊喜歡邊批評,希望台灣的「八點檔」可以更好,同時等待第3季大結局吧。

*作者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教授、台灣社會研究學會理事。更多魏玓的文化影視評論,請見medium或作者臉書粉絲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