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玟秀表示,若校外醫生真的有評估學生精神的傾向,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就會與合作的醫生來學校與會,不管是透過學諮中心、學校老師、教育人員,像是要向家長說明同意看醫生,有些家長認為是貼孩子標籤,但要讓家長知道,這個病不是一輩子,風暴期後就可以慢慢減緩、慢慢減少藥量到孩子好,請醫生背書接受度會比較高,像是他們的地區資源較不豐富,會讓孩子、家長、社工陪同到小港醫院或凱旋醫院,成人與兒青藥量不同,會幫助相關諮詢,讓家長不會茫然。
醫師:當事人尋求同學、師長協助是很好的做法
伯特利身心診所院長王仁邦表示,當事人有尋求同學、師長協助是很好的做法,面對有自殺想法的當事人要持續詢問,開放聽他講,主動關懷、傾聽是很重要,自殺防治是守門人的概念,「一問二應三轉介」,支持陪伴、回應是很重要。
王仁邦指出,如果已經轉介來醫療院所,可以從精神科、心理輔導等不同方向協助,同時社會、社工的資源都需要,進行自殺的評估很重要。
羅致政:學生不要壓抑自己、自己承擔
另針對高關懷族群部分,王仁邦說明,其實在學校就有注意,像是學校、心輔中心有定期接觸、聯絡很重要,若是遇到休學、停課的狀況,家庭、朋友要有人接觸,有接觸就可以比較進入守門人的原則,可以主動關懷、傾聽,或是要做資源轉介、關懷,要有人可以定期、密集接觸,並且要去詢問、回應當事人。
曾任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民進黨立委羅致政表示,過去在擔任學校老師時,都有導師制度,不論主動被動關心學生,是必要做法,班上同學互助,若是發現同學有異樣,也會向老師告知,這是必然的做法。羅致政呼籲,學生的觀念要建立,就是心理發生問題是正常疾病,不要壓抑自己、自己承擔,如同身體上的病也是、心理上也是如此,應該要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學校也要啟動心理輔導機制,幫同學尋求協助,給予學生更好的管道,讓同學獲得幫忙。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 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
※ 張老師專線:1980
※ 生命線專線:1995(要救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