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矽晶圓龍頭廠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曾直言,在半導體產業補助這塊,台灣政府沒有美國、韓國積極,但以環球晶持續海外擴廠同時,在化合物半導體(俗稱第三代半導體)更有投入設備開發,期望投過設備開發掌握關鍵技術,才有機會建立基礎規模,進而當市場規模擴大後,才能養出設備供應鏈,雞生蛋、蛋生雞,才有機會在產業鍊打世界盃。
對資本密集的半導體廠商來說,研發補助、投資抵減當然是多多益善,但最怕補助「只聞樓梯響」,甚至一旦跟政府打交道,就會衍生出很多但書以及始料未及溝通成本。
然而,此次的台版晶片法案一出,令業界矚目,有期待,但同時也有觀望。依照政院揭露法案的初步內容提及「法規以研發費用門檻中間值的70億元」,加上財政官員點名台積電、聯發科、聯詠、聯電、日月光、南亞科、群聯、瑞昱等,一句話就過濾掉數百家的中小型廠商。
半導體業內人士表示,期待台版晶片法案除了能有實質且業者真正需要的內容,更重要的是有意義的配套措施,例如半導體廠房最需要的穩定供電,以及水資源配套;另一方面,業內人士認為,除了這些每年研發費用動輒百億的企業,更能將補助網絡擴張到一些真的有需要資金的關鍵技術中小型廠商,而非只青睞「不缺錢」但缺政策配套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