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企業和普通消費者仍然感受到「清零」政策的負面影響。
「由於『清零』時期的創傷,人們在消費方面很謹慎,」他說,「人們對中國過去幾年的情況感到震驚。他們害怕冒險,做決定時非常謹慎。」
這種創傷在上海尤其明顯,在外國投資方面,這座城市的吸引力已大大減弱。
不過,伍德克並不認為這完全是李強的錯,其他商界人士也有同樣的看法。
李強被認為是把特斯拉帶到上海的功勳人物。這是該公司在美國以外的第一家工廠,它被允許成立自己的合資企業,不需要像其他外國汽車公司那樣,與中國伙伴合作。
李強在2019年宣傳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優點時表示,這將成為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開放地區,將「成為中國深度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
在某些圈子裏,他被視為一個較自由派的人物,願意通融。
然而,現在還不清楚的是,他現在是否會成為一個有權力的規則改變者,因為他有習近平的支持而不害怕做必須做的事情,還是會變成一個實用主義者,在習近平的陰影下,只是到了一個更大的舞台上服從和執行。
早在2016年,他就成為江蘇省委書記,該省是以科技公司聞名的東部富裕省份。他與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和其他高管會面,針對中國的商業環境尋求建議。
但那是不同的時代。近年來,習近平下令控制科技公司,認為它們已經變得過於強大,不利於自己的利益。很常見的是,這些公司的負責人「消失」,以便接受共產黨紀律檢查官員的詢問。最新的一位是億萬富翁銀行家包凡,他幫助達成了數起關鍵的科技公司交易。
這似乎不是李強過去會鼓勵做的事情,但他和習近平交情很深。
在來江蘇之前,他在上海以南的另一個富裕的東部省份浙江工作。當時,習近平是省委書記,而在李強成為省委秘書長後,兩人常常工作到深夜,給上級留下深刻印象。
習近平與即將離任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從未有過如此交集。
在習和李一同升遷的時期,中國領導層的集體決策程度要高得多,在某種程度上,李克強是他的競爭對手。他也被認為是最高領導人的候選人。你不禁會想,如果李克強而不是習近平成功了,現在會如何。
李克強是一位聰明的經濟學家,他在文化大革命後不久畢業於北京大學,他通過權力集團共青團在黨內晉升。
錯過最高職位後,李克強很快就被放在習近平之下的總理位子上。習近平治下的中國,他的影響範圍是自中國開國者毛澤東以來最廣的。
在擔任總理期間,李克強曾稱,在中國各城市重新引入攤販可能有助於復興經濟,創造更活躍的氛圍。但那些在北京響應號召的人很快又被警方下令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