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波爾曾說:「我認為非小說類文學給了探索世界的靈感,換句話說,世界還沒有全盤被了解......我覺得若沒有資訊創作非小說文學,那我或許會耗盡靈感,題材有天會耗竭。」奈波爾與海爾一起回到加勒比海地區,花了5個月遊走英屬圭亞那(British Guiana,即日後獨立的蓋亞那)、蘇利南(Suriname)、牙買加和法國屬地馬提尼克(Martinique),並把見聞寫成《重訪加勒比》(The Middle Passage: Impressions of Five Societies - British, French and Dutch in the West Indies and South America)。
V.S. Naipaul, the Nobel laureate who wrote unsparingly about the British Empire's unraveling, is deadhttps://t.co/6QZCifieod
— The New York Times (@nytimes) 2018年8月11日
撰寫旅遊文學 尖銳文字諷刺第三世界
《重訪加勒比》是奈波爾第1部以旅遊記事為主的創作,內容也提到他的家鄉千里達及托巴哥仍充斥殖民文化,表示加勒比海島國「以旅遊觀光為名,把自己出賣為新型奴隸」。來自加勒比海島國聖露西亞(Saint Lucia)的詩人、199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瓦考特(Derek Walcott)曾說,對奈波爾「否定有色人種,自我摧毀他們讚揚的樣貌」感到震驚,但是在奈波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時,瓦考特說:「這對加勒比海地區而言有一定的意義存在。」
1964年,奈波爾出版關於印度的《幽黯國度》(An Area of Darkness),內容透露他雖是印度裔,但在這個作為他「祖國」的地方,他卻像是個異鄉人,甚至與印度根本毫無關聯。奈波爾常以尖酸刻薄的文字描寫第三世界國家,就連對自己祖父母出生長大的印度也不例外,直批沒有任何國家比印度還要崇拜自己的殖民母國英國,「印度境內被迫提倡的國族主義,正是仿效英國而來」。
同鄉作家:他說出白人想說卻不敢說的話
伊朗1978年爆發伊斯蘭革命,奈波爾開始到非洲以外的穆斯林國家旅遊,隨後出版《在信徒的國度》(Among the Believers)、《超越信仰》(Beyond Belief)等書,內容傳遞奈波爾的觀點,他深信伊斯蘭社會造就專制政權,「這無關於政治或任何實驗模式,一切都源自於信仰」,此說法同樣遭到猛烈抨擊,巴勒斯坦裔美國文學理論大師薩伊德(Edward Said)批評,奈波爾取材偏頗,淡化當地政治影響力,來支撐他的伊斯蘭基礎教義派崛起的論點。
奈波爾2000年告訴《美聯社》:「我們並不知道關於第三世界的確切歷史,這不是出於惡意,而是因為忽略、漠視,出自於讓人知道這個島國歷史並非要務的認知。一方不知道這方面的歷史,一方撰寫歷史讓大眾知曉,這樣的概念引領我提筆創作。」儘管奈波爾的諷刺作品引發爭議,但千里達及托巴哥作家詹姆士(C. L. R. James)認為,奈波爾呈現的觀點,「呈現白人想說,卻又不敢說出口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