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陸官99周年校慶—憶黃埔湖畔的「務實工作者」

2023-06-11 05:40

? 人氣

青年軍識別證。(作者提供)
青年軍識別證。(作者提供)

從三軍三校到八校的入伍生,都須接受「黃埔三寶」-「烈日、螞蟻、含羞草」的洗禮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凡通過三個月「非人」試煉的入伍生,才有資格吹牛自己有多神勇。王伯伯精神抖擻的細數從55年「三軍三校」,到最高紀錄的「三軍八校」入伍生團(陸海空三軍官校、政戰學校、國防醫學院、中正理工學院、國防管理學院,以及中央警官學校等八校),將近4千位《鍋蓋頭》齊聚陸官,接受三寶的荼毒與洗禮。直到對草綠服「結晶鹽」的臭味,及「含羞草」的刺痛都產生免疫,就差不多要結訓了。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陸游

官校所有野外訓練課程都是由戰術組負責,只看地圖作計畫絕對失之千里,所以一定要現地勘查。話說國防部為因應敵情,官校從51期開始每年實施寒暑訓,也就是500公里行軍大拉鍊,這個重責大任就落到戰術組頭上,1979年的仲夏夜,是其在官校最心驚動魄的一夜。

因原計畫是下午四點前要出北太武山口,所以沒準備電筒乾糧及雨具,但因山區天氣變化莫測,傾盆大雨加上濃霧,僅靠閃電電光看路,不確定因素的恐懼油然而生,隨行五位隊職幹部茫然不知所措,這時只聽李承山副總教官果斷下令停止前進,大家緊靠著老樹下休息。等第二天亮後才看清楚再往前走幾步,就是陡峭的萬丈深淵,眾人皆佩服李的「乾綱獨斷」,大家才能平安而返。而北太武山的暑訓,也成為官校51期「最痛苦」、「最自豪」的回憶。(周浩瑜、全子瑞、高甯松等三位將軍做了最佳見證)

「計畫是沒什麼用,但規畫卻是至關重要。」

艾森豪元帥 

這難忘的一夜讓王伯伯徹底覺悟「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所以一定要隨時調整計畫做好「彈性規劃」,他常談及李承山老組長多年的提攜之恩,強調做人一定要有感恩之心。他們兩位都非黃埔系出身,也都是上校退伍,兩位在黃埔戰術訓練上做了最卓越的貢獻。(現任陸軍司令鍾樹明、及前任徐衍璞上將皆受過500公里行軍的寒暑訓練。)

率隊出校門進行500公里行軍野營訓練。(作者提供)
率隊出校門進行500公里行軍野營訓練。(作者提供)

對號稱死神收割機的「馬克沁」重機槍性能,倒背如流。

在「史蹟館」有陳列一挺馬克沁機槍,王伯伯興致勃勃地專門為我介紹它的故事,最後我才了解原來他曾經是馬克沁機槍手。在一次世界大戰時德軍在「索姆河」戰役中,此種機槍一天就讓60000名英軍成為槍下亡魂,成為一次大戰中最血腥的戰役,從此馬克沁機槍一戰成名(水冷式,每分鐘600發;後經改良為氣冷式)。

戰爭是最泯滅人性的行為,因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最希望兩岸不再有戰爭,刀槍入庫,放馬南山。

我好奇的問他曾面對「敵人」按下過板機嗎?突然的一問,讓他的神情突然變得有點嚴肅的說,在鄂東八仙台戰役時,他第一次用這種機槍掃射一波波衝向陣地的「匪軍」,當時腦袋一片空白,根本沒時間多想,因為連長告訴他們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他不知道被他射殺的敵人是誰?所以也沒有罪惡感。現在只希望兩岸不要再有戰爭,只有和平,我們的後代子孫才能共存共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