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運作模式,在經濟表現佳、房市繁榮、房價上漲(或只是看漲而已)時,可以運作良好、皆大歡喜:銀行資金有去路、借錢給建商與購屋者都可賺利息;建商因經濟好、銷售佳、餘屋積壓少也不擔心房價下跌,這邊借錢那邊收錢還債,事業可快速擴大、賺錢也快,不用擔心軋不過去;購屋者在買了房子可住之外,看著資產價值節節上揚,心中亦爽快!
但一旦碰到逆風、情勢翻轉過去時,這種模式可能就會運轉困難、甚至崩跌潰堤。「三道紅線」限制融資讓建商難從銀行借錢、流動性日益下降,經濟走低、房價看跌(或至少不再看漲)又讓購屋者減少,建商出事又再打擊信心,民眾更不敢隨意出手。
這讓原本運作看似平順的房市反轉進入螺旋下降的惡性循環─購屋者減少讓銷售困難、金融體系貸放受限,讓建商更難取得資金運作,獲利下降,這又讓銀行與消費者更擔心、更不敢貸款與購屋,進入一個惡性循環的螺旋下降。中國大建商碧桂園在違約前發出的聲明中就說:「2022年至今,融資環境極其艱難……」,這話接近「臨死」前的悲鳴。
融資困難、銷售下滑,「三道紅線」恐終要放寬
所有高槓桿的事業、企業,同時碰到融資困難與銷售下滑,不掛也難,這就是中國房市現在的狀況與問題。而因中國經濟有3成左右是靠房市而來,房市差、建商違約頻傳,北京不可能放任不管。
這次先用「認房不認貸」支撐與刺激房市需求,就能挽回房市信心最好,但衡諸現實,可能性不是太高,因為力道可能不夠,「三道紅線」的放寬調整應是在所難免了,否則建商都會倒在流動性枯竭中。
至於要不要擔心重回過份舉債、靠房地產撑經濟的老路呢?務實的看,今天經濟低迷到此地步,當然是「救命」優先,其它問題、後遺症,就以後再去擔心處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