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美國總統候選人怎麼不辯論中國議題了?

2023-10-02 09:57

? 人氣

共和黨候選人在發表講話、撰寫評論文章和進行巡迴演講時會談到中國。但他們一般把重點放在貿易、芬太尼和阻止與中國政府有關聯的企業購買美國土地等問題上。這些都很重要,但與為實施威懾或贏得台海戰爭做準備這件事不可同日而語。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以下是一些關鍵問題:

美軍是否應當保衛台灣免遭中國侵犯?我們來看看共和黨候選人的態度。據報導,川普(Donald Trump)在擔任總統期間否定了保衛台灣的設想,此後他一直態度模糊。羅恩·德桑蒂斯(Ron DeSantis)同樣一直是含糊不表態。克里斯·克里斯蒂(Chris Christie)表示,在無可避免的情況下,他將動用美國軍隊對抗中國。妮基·海莉(Nikki Haley)則承諾「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衛台灣,就像我們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衛烏克蘭一樣」,這種說法迴避了美國是否會參戰的問題。維韋克·拉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的立場在兩周內轉變了三次。其他人的立場也沒有比他明確。

然而,危險在於,拋棄台灣會增加今後爆發更大戰爭的風險,讓中國政府更有膽量攻擊其他鄰國,也更有膽量威嚇被弱化的美國。

我們應當在國防上花多少錢?冷戰期間,美國軍費開支占GDP的比例平均為7.5%。今天,這一比例約為3.1%。國防預算僅占聯邦預算的12%——處於二戰後的低位,還不到十年前的一半,而十年前的世界遠沒有現在這麼危險。美國政府希望在財政上保持節制,這是合理的,但如果節支會導致戰爭和美國的戰敗,那就毫無意義。

北韓戰爭爆發後,哈里·杜魯門(Harry Truman)將軍費開支增至原來的三倍(從占GDP的5%左右增至 14%)。20世紀80年代,羅納德·雷根(Ronald Reagan)在要打贏冷戰的過程中,將軍費開支占GDP的比例從5.2%提高到6.8%。到目前為止,只有一位共和黨候選人,也就是邁克·彭斯(Mike Pence)呼籲將軍費開支占GDP比例的下限至少定為3.5%。更恰當的做法是提高一倍至6%,即使這樣,也還是低於冷戰時期的平均水平。

我們「擁有600艘軍艦的海軍」在哪裡?1980年,雷根在競選中承諾打造擁有600艘軍艦的海軍,這正是我們今天所需要的好戰略,也是需要傳遞的好訊息。美國海軍目前擁有299艘軍艦(還需要82艘才能滿足自身的需求),自2017年以來,實際採購的軍艦數量平均而言比採購計劃少10艘。美國海軍艦隊司令部司令呼籲,將造船廠的數量由四個增加到六個。美國陸軍今年僅計劃建造22輛戰車。雷神技術(Raytheon)首席執行官最近發出了令人震驚的呼籲,提出要「找到與中國的相處之道」,因為一旦發生戰爭時將美國供應鏈撤出中國「不切實際」。

烏克蘭戰爭對工業和物資的需求為我們帶來警示。一家智庫今年進行的研究發現,如果爆發台海戰爭,美國在幾周之內損失的作戰飛機和艦船數量會比過去半個世紀損失的數量還要多。今天的雷根式計劃可以把重點放在發展飛彈或其他能力上,而不是放在艦船數量上,但關鍵在於提高能力,使之與威脅相稱。

然而,除彭斯以外,其他候選人都未在網站上就美軍預算和能力的具體提升幅度作出承諾。任何一位尋求繼承雷根(或羅斯福)衣缽的候選人都應向選民作出更好的承諾。下周(譯者注:9月27日)的辯論可以提供一個機會。

(本文作者Gabriel Scheinmann是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協會(Alexander Hamilton Society)執行董事,David Feith是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兼職高級研究員,曾在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部門任職,並在2017年至2021年期間擔任負責東亞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

決策者的最佳夥伴

立即訂閱,即刻暢讀華爾街日報全文內容

並享有更佳的閱讀體驗

訂閱 每天只要10.9元 查看訂閱方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