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在《侯柯郭要願賭服輸─從二階段初選到未來公辦初選》一文詳細報告了2004年選舉過程,實證資料顯示,在選前「深藍+淺藍+部分可變群」的「連宋合」,也僅有極脆弱的領先。
今年沒有實證資料,而就歷史資料的「概念模型」觀察,今年若再減掉部分深藍,有可能比2004 還強嗎?
不可能期待「不賭就認輸」
現在重新洗牌,我們可呼籲「願賭服輸」,但不可能期待有人「不賭就認輸」,必須要有3人都服氣的競合規則《侯柯郭要願賭服輸─從二階段初選到未來公辦初選》一文所建議的「二階段初選」應是相對較佳的方法。
第一階段全民調3選2。坊間民調的「標準套餐」做法,有可能誤導第一、二名;但只要各家民調沒有故意作假,樣本雖然不符隨機/等機率性,只要盡量達成分散性,綜合各家結果,較不可能誤導第三名。
第二階段採用盟友投票(或稱民主初選)。既然三支流都已認同是理想的結合,也通過了一般人認知的第一段考驗程序,第二階段交由真正關心聯盟、願意公開站出來登記的盟友決定,不是很合理嗎?而且藍白雙方原始提出的競賽構想也都實現了。
柯文哲的顧慮可最小化
針對盟友投票(或稱民主初選),柯文哲所提的顧慮皆存在。可分為2部分。第一、是時間與資源。第二、是非盟友混入投票。
如果採網路投票,「登記、公告、投票」其實更透明,時間還來得及。人力與技術絕對有。若是郭台銘加入了團隊競合,經費應該也沒有問題。
香港的在野聯盟已經實施過,證明可行,只須改善一些技術細節。
非盟友混入投票,理論上,網路處理程序可以做到檢舉程序,但時程會嚴重拖長,在此緊急時刻,將治絲益棼。
換個角度觀察,非盟友混入投票,較可能投給敵意較小的對象,對未來的改革,是否阻力可能較小?
三支流如能匯流,正如朱柯聲明的第一句:「共同進行台灣第三波民主改革。」名義雖有先後,實則波峰浪頭並進。
只有先不爭小節取得資格,未來才能有改善各種大小節的機會。
盼韓國瑜助攻「二階段初選」
本文作者在《侯柯郭要願賭服輸─從二階段初選到未來公辦初選》一文也詳細報告了2018年韓國瑜的選舉過程,實證資料顯示「選民結構」測量法的穩定正確度可達區里,果然預測韓國瑜贏。
而本文作者在2020年選前,也在《風傳媒》刊出《以集會與民調預測選舉,都有誤差》一文,對當時在廣場上、電視上聲勢正隆的韓國瑜,提出警告:結構并不樂觀。韓國瑜在「選民結構」上本來就落後,但落後幅度之大,與郭粉的投票行為不無關係。
韓國瑜這次如果誠意專心助攻,是極少數能夠促成「二階段初選」者之一。
對前述「深藍焦慮群眾」而言,韓國瑜其實比郭台銘的吸引力還略高一點。
這次韓國瑜和郭台銘,如果能夠誠心各自負責擔任「擡轎者」、與「願賭服輸準備坐轎者」的角色,這種「江湖一笑泯恩仇」的氛圍,會更凝聚深藍意識型態者,對侯友宜的結構缺憾,有望落實補強。
對「意識型態」取向選民,候選人說什麼、做什麼,其實都不太重要。
對「可變群/搖擺群」取向選民,候選人的身體語言很重要!候選人如果透透明明接受競合考驗,坦坦然然迎接競合結果,誠心誠意遵守匯流後角色,會被這些人青睞。
選舉是「時勢造英雄」-英雄是先看到時勢
要勝選,意識型態票與可變票均不可缺。
選舉是「時勢造英雄」,不是「英雄造時勢」,是結構決定論,不是密室協商論。
時勢與英雄的關係是:英雄知道時勢在哪裏,所以先站到最適合自己的勢頭前面去,不論是坐轎的勢頭、或是擡轎的勢頭,最後結果看起來,就像英雄造了時勢。
*作者為臺灣選舉民意調查首創人,大學退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