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仲觀點:7艘潛艦一次造完是「揠苗助長」─潛艦工業「不是撐死就是餓死」

2024-03-22 05:50

? 人氣

在產線閒置的過程中,若能出售潛艦給其他國家,當然可一定程度地解決問題。但國造潛艦的核心項目,即潛艦的戰鬥系統,是來自美國;使國造潛艦能否外銷,其實取決於美國的態度。但從美國以往的行為模式來看,同意我方外銷使用美製戰鬥系統之國造潛艦的可能性極低。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因此,若依照賴清德準總統的想法,則國家花費巨額的固定成本與人事成本,所建立的7條生產線和大量專業人力,在接下來25年當中,恐怕有近三分之二,會出現長達15年的閒置,形成嚴重的資源浪費,屆時人員可能快速流失,使產業能量無法維持!

更嚴重的是,台船公司很可能在等到新的潛艦業務前,就會被閒置的生產線與人員的維持成本拖跨,出現嚴重的財務危機、甚至有破產之虞。這正是重踏某造船公司負責人6年前批評政府國防造船政策缺乏長期計劃時所說,「讓造船業不是撐死就是餓死」之覆轍。

7艘一次建完 實務上亦難以達成

就算不考慮成本效益與產能閒置,台船公司要湊齊7條生產線,也會曠日廢時。因為台船公司現有的土地與廠房,最多只能容納3條潛艦生產線;如果要一次準備7條生產線,就代表台船需要在海邊合適的地點,另外取得大筆土地來建設新廠房與設備機具,這恐怕不是3到5年之內可以解決的。

另外,由於國造潛艦最核心的戰鬥系統,包括各式聲納、潛望鏡、魚雷等,是向美國採購,其中部分是直接採用現役美國核子動力潛艦的裝備。這代表我國同一時間能造多少艘,取決於美國國防工業的產能,與美國政府的態度。在美國國防工業的產量將優先提供美軍,其次是北約和五大主要盟國的情況下,不太可能滿足我方同步建造7艘潛艦的需求,除非我方又斥巨資,讓美國國防產業打造新的生產線。

綜合以上因素,賴清德準總統一次建造7艘潛艦的主張,雖然立意良善,但最後可能會「揠苗助長」、愛之適足以害之!

*作者為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

揭仲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