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從核能峰會與亞馬遜大買核電談廢核與RE100的虛幻

2024-04-02 07:20

? 人氣

核能峰會主張以核能減碳,法國是核電比重最高的國家,圖為法國塞納河畔諾讓市的核電廠(資料照片,美聯社)

核能峰會主張以核能減碳,法國是核電比重最高的國家,圖為法國塞納河畔諾讓市的核電廠(資料照片,美聯社)

當台灣還在為電價大漲、核電用與不用吵翻天時,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了第一屆核能峰會,美國電商亞馬遜鑑於RE100的「不靠譜」、投入超過台幣200億元大買核電。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上周舉行的核能峰會,堪稱以討論核能為主題的會議中,「最高級別」的會議,參與國家有35國,包括比利時、法國、荷蘭等十多個國家的領導人到場參與並發表演說;中、美、英等20多國派出高階代表與會。與會各方在《核能宣言》中強調,「核能是一種可靠且可調度的零排放發電來源,也是清潔能源系統保持其韌性和永續性的堅定支柱」。與會領袖發表聲明,承諾興建更多新核電廠,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說,現有核電廠延役也有助減碳目標。

非常諷刺的是,蔡政府的能源政策恰恰是完全背離此道,在召開核能峰會之時,也正是政府宣布電價大漲11%的時候,電價大漲的原因,官方說法只提燃料漲價,但實際上俄烏戰爭引發的國際天然氣大漲價已過去、價格也回跌,台灣電價必須調漲的重要因素,其實是錯誤的能源政策所致。

蔡政府捨便宜穩定的來電不用,因廢核意識型態非全面廢核不可,增加的供電,無論是綠電或天然氣發電,成本都遠高於核電;為了廢核台電要持續投資增加新機組,更是一大筆花費,電價不漲才怪。有能源學者估計,如果核一、二、三延役20年,每年可省下800億元,20年省1.6兆元。

那些附和官方「依法無法延役」說法的反核人士或是側翼,顯然「低估」執政黨的能力,對於一個甚至可立法、修法把民間財產充公的政黨,只要願意作,立法院修法其實是易如反掌,因此核電延役如果因法令難作,是非不能、不為也。

至於部份以「RE100排除核電」作為不用核電理由,也是不明所以。

主張供電不該排除核電的理由,主要是核電供電穩定能作為基載、排放與空污近零,相較之下,綠電不穩定、火電(煤與天然氣)既排碳又污染;再以整體電力結構論,不同發電方式各占一定比例,以分散風險,專家稱為「七彩供電結構」。此外,核電燃料棒的安全存量可達1-2年,遠高於天然氣的1-2周,發電成本亦較低。

台灣增加綠電應該用來取代火電而非核電,但台灣為了廢核所以綠電號稱用來取代核電,實情則是火電比例上升到8-9成,不必懷疑,這種結構要談減碳成績是天方夜譚,台灣年年在國際NGO評比減碳成績中排名最後幾名,其來有自。這種減碳成績最終必然影響到企業與出口。

再從趨勢變化來看,全球很明顯出現「減碳無力」的景況,成績遠不如規劃或預期,核電也越來越進入減碳政策清單上;歐盟已把來電列為綠電,上周的核能峰會也得到歐盟支持,歐盟官員就說核能「一方面可以幫助我們對付氣候危機,另一方面可以幫助我們建立戰略自主」;「核電廠延役是確保大量潔淨能源的最便宜方法之一」。

RE100算是一種「國際倡議組織」,並非強制性組織,全球知名大企業參加是基於「社會責任」,因此參與的企業非常讓人「尊敬」,但換個角度看,如果RE100無法達到或甚至只是影響其獲利,企業也會「義無反顧」的退出,情況類似ESG(環保、社會責任、公司治理)曾是投資與企業標桿,但獲利不佳後已退潮,企業退出不再談ESG。因此RE100其實未來是無論自願或被迫,都可能要把核電納入才可以。

日前正有一例:全球最大電商美國亞馬遜,曾是RE100的熱烈擁護者,但在AI成為大勢所趨、電力需求快速增長下,不穩定的綠能其實是無法支援其需求,所以亞馬遜公司對電力的需求也與日俱增,基於綠能的不穩定性,在今年3月花了6.5億美元(約208億新台幣),購買塔倫能源(Talen Energy)的資料中心園區,以獲得960 百萬瓦的核能發電。

用白話文講就是:綠能不靠譜,只能花208億買核電供其全天運作的能源所需。公司聲明說很清楚:風能光電都仰賴天氣,為了補充其不足,必須投資其他領域的無碳能源,例如這次購買的核電。而同樣是全天候運作、號稱不能停電1分鐘的台積電,雖然加入RE100,但非常明確,其運作基本上不是、也不能靠綠電。

8年前蔡政府上台時,專家苦口婆心說全面廢核的問題與風險,或許有點危言聳聽、更是「違逆當道」不中聽,但這幾年國際趨勢很明顯站在能源專業這邊,除了德國外歐美日韓等先進國家全部續用核電、舊機組延役、擴建新機組,民進黨還有臉用廢核是世界趨勢潮流來唬弄民眾?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2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