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問題專家馬特斯指出,依必安派特並非個例,許多德國企業的「對華去風險」戰略都是如此:「許多企業都在提升其中國業務的獨立性,這樣的策略顯然是可行的。」
不過,依必安派特的高管也承認,按照目前的計劃,公司各地的工廠最高能實現95%的本土化率,也就是依然存在5%的「剩餘風險」。經濟學家馬特斯警告說,這5%萬萬不可輕視,「這部分很可能是很難找到替代品的。所以關鍵問題在於,假如戰爭爆發、供應徹底被切斷,我們能怎麼辦?作為企業,事先就必須增加庫存,預先囤積大量中國生產的不可替代零部件。或者就必須提前很久聯繫歐洲本土的供應商,讓他們做好準備,以便在緊急情況下隨時替代。」
馬特斯承認,讓歐洲本土供應商替代原先的中國廠家絕非易事。「我們在調研中發現,許多企業都反映說,他們使用的中國製造造零部件,幾乎無法找到替代品。」
德國之聲記者也直接向依必安派特的執行長蓋斯多弗爾問道:假如台海明天就開戰,公司的德國工廠還能否運轉?他簡煉地回答說:「這樣具體的問題,我今天還無法回答。」
「剩餘風險」不容小覷
德國聯邦議會聯盟黨團的中國問題專家齊佩利烏斯(Nicolas Zippelius)則擔心,企業自身的「去風險」策略可能忽視了更嚴重的問題。「德國企業增加了在中國的投資,這意味著對華經濟依賴度只能部分降低,這是個問題。我還看到有些企業甚至把生產線從歐洲政體搬到中國去,在那裡大舉投資,因為在那裡設廠比歐洲更有利可圖。」
根據德國駐華商會今年1月發布的德企商業信心調查報告,其大約一半的成員企業計劃在今後兩年內增加在華投資。德國駐華商會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馬銘博(Maximilian Butek)在接受中國官媒新華社採訪時更是指出,許多德國企業甚至認為「最大的風險是因不在中國發展而失去全球競爭力」。
對此,德國聯邦議會議員齊佩利烏斯警告說:「所謂去風險,並不僅僅是指單純的企業經營風險。」他呼籲政界以及其他方面盡快採取行動改善歐洲本土的營商環境和基礎設施,從而讓企業在歐洲本土設廠更加有利可圖。
當然,讓企業重新增加歐洲本土的產能,很可能意味著成本上升。依必安派特的執行長蓋斯多弗爾對德國之聲表示:「以往的全球化理念是:在綜合成本最低的地方設廠,然後全球互聯。如今我們正和這種全球化理念漸行漸遠。」他希望,短期內導致成本增加的本地化經營模式,至少能夠在長期層面上體現其價值。「而且跨國運輸的貨物減少了,也有利於環保。」
4月中旬,德國總理蕭爾茨即將訪問中國。這也是去年夏天德國政府公布中國戰略之後,蕭爾茨的首次訪華。該戰略呼籲德國各界減少對中國的經濟依賴,但是並沒有詳細提出具體的措施,也未製造訂具有約束力的目標。據德國之聲了解,依必安派特也報名隨行總理代表團。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