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此種矛盾,經濟學人發現,越來越多源自地方自下而上的倡議,或將成為補強主權政府痛腳(foot trapping)的救贖,且攸關巴黎協定的存續。
當前自下而上的減碳努力主要仍係出自美國,這是因為在其特殊的聯邦體制下,雖說國際公約之締結與履行職權在於聯邦政府,然則,州政府維護地方環境與秩序的權利,仍讓其擁有人力與物力資源,來本諸特定地域內的主權,來推動其氣候政策。正是有美國這種透過憲法賦予或保有地方(州)政府,等同國家主權之制度,才能讓美國以州為主之地方減碳倡議變得有意義;這尤其對於關鍵的能源體系能否成功脫碳攸關重大。例如,加州的重點之一,便在於零碳電力體系的轉型,而新近伊利諾州的重點,亦包括太陽光電的容量建置。
自下而上,地方政治行得通嗎?
在台灣,雖說有地方制度法,然姑不論能源諸法的主管機關在中央,即便是《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係由環境保護署(環保署)擔綱,然在階段管制目標的制定及其後續的實施上,若沒有其他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之積極協助,台灣氣候政策的進與退,也自然會淪於等如同川普和布朗間之博弈標的;除環保署必須像布朗一般的依體制奉行環境主義外,其他中央部會卻自然會像川普一樣的考量其職權所及的台灣的經濟與就業。
準此,若我們期望能有真正的氣候政策,那麼就必須認真考慮這些可能扮演救贖者角色之非主權國家倡議了。一如經濟學人所言:「…放在一起,他們越來越會被認為應關巴黎協定的存續…」(… taken together, they are increasingly viewed as essential to the Paris treaty’s survival…)
但是儘管如此,即便自下而上的倡議已遍佈歐美及亞洲,然對於這個「救贖」作用究竟能發揮到什麼程度?經濟學人卻是以帶有懷疑的「城市傳奇」(Tales of the City)稱之。
這將會是傳奇還是奇蹟?
其實在數量上,這些自下而上的力量是可觀的,單以2014年氣候公約在利馬回合(COP20)談判時,為推動巴黎協定而平行規劃的非政府氣候行動區「納茲卡」(the Non-State Actor Zone for Climate Action; NAZCA)的持續進展為例,目前(8月間)由2,500個城市、209的地區及2,100間企業和500個投資人寄存其倡議者已達12,500個。若再加上其他類似的倡議平台,目前出自非政府之倡議,顯然已經相當可觀。以今年為例,800 家的新參與者,其代表之總產值便已達17兆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