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科幻大成真》選摘(下): 科幻小說電影情節出現生活中

2015-06-24 04:30

? 人氣

科學正在用不同的方式追上科幻小說。《星際大戰》系列故事中,文明散播到整個銀河系。這時銀河系的和平是由絕地武士維持,他們是一群經過嚴格訓練的戰士,能使用「原力」讀心並控制光劍。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然而我們並不需要殖民整個銀河系之後才考慮原力。原力的一些功用已經成真,我們現在能利用腦皮質電圖(ECOG)電極和EEG頭盔研究其他人的思想。只要我們學會操控心智的力量來源,絕地武士的心電感應能力也有可能實現。例如絕地武士能運用原力隔空拿取光劍,但是我們運用磁力也一樣可以完成相同神技,MRI機器的磁場能把鐵鎚射過房間。如果你用心智啟動力量的來源,運用現代科技,你也可以隔空抓到房間另一端的光劍。

神的力量

心電感應通常是屬於神或超級英雄的能力。在賣座的好萊塢電影中,那些超級英雄裡最厲害的角色可能是鳳凰女(Phoenix),她能用心電感應移動物體。身為X戰警的一員,她能舉起沉重的機械、遏止洪水,或是拉起噴射機。(不過最後她被自己力量的黑暗面吞噬。她在宇宙中橫衝直撞,能毀滅整個恆星系和恆星。她的力量太大、無法控制,導致她自我毀滅。)不過在駕馭心電感應能力上,科學之力能達到什麼程度呢?

在未來,即使有外在的力量來源能增幅你的念頭,也不太可能讓人用心電感應的力量移動鉛筆或馬克杯之類簡單的東西。就如我們之前討論過的,宇宙中只有四種基本力,除非有外在的力量來源,否則沒有一種力能移動物體(磁力很接近了,不過磁力只能移動磁性物質。用塑膠、水或木材製作的東西,能輕易穿過磁場)。幾乎每個魔術師都會的凌空漂浮把戲,科學是辦不到的。

因此就算是有外在的力量來源,運用心電感應的人也不太可能隨意移動周遭的物體。不過有個技術算是接近了:改變物體的形狀。

這種技術稱為「可程式化材料」(programmable matter),目前是英特爾公司(Intel Corporation)大力研究的主題。可程式化材料背後的概念是利用「電子黏土」(catom,由「claytronic atom」_______構成,意思是「黏土電子原子」)打造物體。電子黏土是用顯微鏡才看得到的電腦晶片,每個電子黏土都能經由無線電控制,我們可以用程式改變電子黏土表面的電荷,因此一個電子黏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和其他的電子黏土相連。舉例來說,用程式設定一群電子黏土的電荷,他們可以結合形成一支行動電話,按個按鈕改變程式,這些電子黏土就會重新組合成另一個物體,譬如筆電。

我在匹茲堡的卡內基美隆大學看過這種技術表演,大學裡的科學家已經能製造針尖那麼小的晶片。為了見證這些電子黏土,我穿上特殊的白色制服、塑膠長靴,並且戴上帽子才能進入無塵室,這些措施是為了讓最小的灰塵都進不到房間。我透過顯微鏡看到每個電子黏土都有複雜精密的迴路,研究人員藉此能以無線電控制電子黏土表面的電荷。我們現在可以寫軟體程式,將來也可以寫硬體程式。

接下來就要看這些電子黏土是否能組合成有用的物體,並且看它們能不能隨我們的心意改變成其他形狀。或許到了本世紀中期,我們才能見到可程式化材料的原型,這是因為要為數十億個電子黏土建立程式,必須打造特殊的電腦,才能統合協調每個電子黏土上的電荷。可能到本世紀末,才能用心智控制電腦,然後我們才能改變物體的形狀。我們可能不需要記住一個物體的形狀和構成的方式,只需要在心中對電腦下指令,就能改變物體的形狀。

最後,我們可能會有各種能程式化構成的物體目錄,其中包括各種家具、器具、電器。只要用心電能力控制電腦,電腦就可能變換物體的形狀。只要用想的,就可以重新裝潢客廳、改變廚房設計,還有購買耶誕禮物。

*本文選自《2050科幻大成真》(時報出版)

科幻大成真書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