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順貴專欄:台電與綠能的十字路口

2015-07-17 18:00

? 人氣

過去20年,政府與台電從未真心積極發展綠能,因為背後涉及核能的政治意識形態,以及燃煤採購、散裝運送與卸煤等緊密的利益共生結構。現在台積電釋出認購綠電的訊息,帶起風潮後,勢必讓政府與台電壓力大增,被迫積極正面思考如何有效發展各種綠能,以趕上未來踴躍認購的風潮?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能源轉換效率有繼續提升空間、回收技術已然成熟的太陽能,受限於台灣地狹人稠,除中南部因地層下陷而不利於農業的土地可以善用外,應該揚棄刻意光雕高樓大廈與公共設施的舊觀念,並修改『建築法』,放寬並簡化建築物或其他如露天停車場等適當公共設施,申請於屋頂、牆面或其他適當位置裝設太陽能板的程序;被某家外商公司搞得天怒人怨的風能,則改往社區型低噪音小型風機與離岸風機發展(但仍需審慎評估);其他如潮差、地熱等,也應積極投入研究發展。

由於新型、多樣的綠能發展,顯然已非組織規模龐大、能源種類龐雜且觀念保守的台電所能與適合勝任。因此,「適度的電業自由化」,確實是當前應該積極推動的方向。目前官方擬修改『電業法』,推動電業自由化的方向,重在全面開放綜合電業、發電業、輸電業與配電業;逐漸開放用戶購電選擇權,藉由鼓勵用戶參與電力市場,健全電價與市場機制。因其乃全面開放發電業,於利之所趨下,一旦全面開放,業者勢必優先搶進技術門檻、裝置、運轉與除役成本最低、原料取得最容易、成本效益最高的燃煤發電機組,其次則是天然氣發電機組;另一用戶端用電選擇權的開放,恐怕也容易流於優先從成本考量低價購電,顯然對於促進我國能源結構調整,毫無幫助。

以上顧慮,正是筆者強調於發電業部分,應該是「適度開放」,亦即僅對綠能(短中期或可加上天然氣發電)開放的源由。唯有如此,才能對應如台北101、台積電般願意積極以更高價格認購綠電,以踐履企業社會責任的需求趨勢。至於包括輸電業與配電業的電力網業的全面自由化,有助於發展智慧型小型電網,減少長程輸配電(如南電北送)的耗損,以提升效益、降低成本(對綠能幫助尤大),並大幅降低火力發電廠帶來的空氣污染,因此,不應有絲毫打折。

從台積電表示將認購1億度綠電那一刻起,台灣的電業改革與綠電革命號角,正式響起。希望其他有社會責任意識的企業群起效尤,更衷心期盼現任與下任政府能順應此一大勢所趨,解構台電,讓電業適度自由開放,綠電蓬勃發展。

*作者為律師/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

詹順貴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