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荃賢則表示,創業天使計畫並未限制特定產業才能申請,「有創新構想即可」。他說,過去有些評審質疑創業天使計畫為何不只限於熱門的電子商務、App、網路創業等感覺較為「創新」的產業,但他認為「各行各業都有創新的機會」。他舉例,像有創業者想要靠著創業天使計畫補助成立行動餐車,假設這台餐車只是補足資金創業者缺口、讓他擁有小生意,和一般的餐車沒什麼不同,那可能就不太適合創業天使計畫,但如果這台餐車有中央廚房、不同的物流配送系統,可以改善現行餐車的不足,那就非常符合國發創業天使計畫「創新」的意旨。
創業者簡報重點:產品技術、動機、市場分析
回歸創業天使的立意,是要找出能帶動台灣發展新一波產業的「領頭羊」,因此評審將重點放在創業能否創新無可厚非,而賴荃賢及黃耀文都指出,評審委員在乎的並非僅是申請者的技術,如果申請者10分鐘簡報時間只著重於片面的產品技術,卻未明確交代當初創立的動機、競爭市場分析等,極可能因不夠全面而遭否決。
黃耀文同時也認為,除了評審問題外,真正應該檢討的其實是社會對於創業的心態,尤其是審查預算的立法院及審計部。黃耀文認為,創業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許多國發基金投資的公司很有可能在幾年內倒閉,但即使這些公司倒掉了,社會上也多了很多有經驗的創業家,投入的國發基金就像是國家幫創業人才付學費一樣,如果政府過於在乎投注資金能不能回收,就會過度拘泥於資本額、公司規模是否能成長到足以回饋的規模,反而不見得能補貼到真的需要幫助的人。
基於此,黃耀文認為願意在企業草創初期補助創業者第一桶小金值得鼓勵,政府「不做就不會錯」,應該多給願意做事的人一點鼓勵。回憶起執意推行國發天使基金的前國發會主委管中閔曾自己單槍匹馬找年輕創業家談天,黃耀文再三稱讚管爺真的「超有guts!」因此黃耀文今年5月再於臉書寫下《給國發掌聲》,文中大力稱讚天使基金願意給青年創業者機會,並且願意放下身段、虛心檢討,值得鼓掌,可看出3月黃對天使計畫評審的批評其實是出自於一片「愛之深責之切」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