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爐》取材自1692年美國麻州小鎮塞勒姆(Salem)著名女巫審案之真實事件,米勒撰寫該劇影射美國政府奉行麥卡錫主義(McCarthyism),利用眾議院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House Un-American Activities Committee)在好萊塢進行「清算」,將許多所謂「共產主義者」列入黑名單,造成一股「好萊塢獵巫行動」,而「政治正確」也變成藝術創作的緊箍咒。這部作品被譽為「美國戲劇的良心」。
Arthur Miller,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American playwrights turns 100 on Saturday. #theatreheroesday pic.twitter.com/xSSqzGmwEI
— Mason Players (@TheMasonPlayers) 2015 10月 13日
戴維斯表示「《熔爐》這部作品精準的描寫美國50年代早期一種近乎歇斯底里的狀況,劇中的比喻也用得恰到好處,」「你會發現,其實我們根本沒有改變。」
而另一齣劇《吾子吾弟》描述的是二戰時期一個美國商人故意販賣有問題的軍用飛機零件,造成21名飛行員喪生,「這個故事講的不只是個人道德上的缺陷,更是一個對整個美國的隱喻;為了賺更多錢,我們冒極大的風險也在所不惜。」
對於演員來說,演出米勒劇中的角色常常是極大的自我挑戰,「表演過程中演員不僅要演出角色的缺陷,同時也必須面對自己的缺點、不足。」戴維斯表示,「大家都想演出米勒劇本的角色,因為這些角色都很偉大,充滿了複雜性」。
演出威利.羅曼的舍爾爵士表示「但演這個角色非常地辛苦、疲累,」「但在表演的過程中,就像跟著角色進入一場內心旅程,一起隨著角色奮力掙扎,這是最令人振奮、激動之處。」
2014年,倫敦西區劇院決定開始重演米勒最受歡迎的三部作品:《熔爐》、《橋上一瞥》(A View from the Bridge)及《推銷員之死》,即使米勒已經長辭於世許久,他的作品仍將不停地被搬上世界舞台,繼續發揮影響力並帶給觀眾深刻的反思。
文學成就之外,米勒與美國女星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的婚姻(1956~1962)也為後人津津樂道。
Arthur Miller...playwright, born 100 years ago this Saturday, married Marilyn Monroe in '56, photos from Wedding Day pic.twitter.com/v1MFfbSdpp
— DuneMyThing™ (@Kris_Sacrebleu) 2015 10月 16日
Marilyn Monroe and Arthur Miller in New York. pic.twitter.com/lR2uDN5CWF
— *** (@90swomen) 2015 10月 16日
#MarilynMonroe and Arthur Miller taken at Amagansett, Long Island 1957 pic.twitter.com/RsmXJH7Lqt
— Immortal Marilyn (@ImmortalMarilyn) 2015 10月 15日
百歲生日快樂,亞瑟.米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