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馬殊從未加入共產黨,但他的指揮藝術使他成為東德政府的看板人物。住豪宅、開名車之外,他獲准帶樂團出國巡迴演出,曾多次亮相紐約的卡內基音樂廳(Carnegie Hall)。此外他還受邀擔任眾多樂團的客座指揮,包括紐約愛樂、以色列愛樂(Israel Philharmonic Orchestra)、達拉斯交響樂團(Dallas Symphony Orchestra)、克利夫蘭管絃樂團(Cleveland Orchestra)、倫敦交響樂團(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萊比錫革命風潮挺身而出
1989年9月,萊比錫街頭響起另一種音樂,一部波瀾壯闊的歷史樂章:東德人民走上街頭,反抗共黨政權,要求民主改革。馬殊從一開始就很清楚,他不能、也不會以「藝術與政治無關」為由來明哲保身。
10月9日,大約7萬名群眾在萊比錫的馬克思廣場(Karl-Marx-Platz)舉行示威,高喊「我們是人民!」(Wir sind das Volk!)口號,全副武裝的安全部隊嚴陣以待,血腥衝突一觸即發,這時,馬殊挺身而出,和另外5位人士力圖穩定局勢,後世稱他們為「萊比錫六君子」(Die Leipziger Sechs)。
關鍵時刻:從劍拔弩張到和平落幕
他善用自己與政權的良好關係,邀集各方到布商大廈談判,一邊是民主運動領袖,一邊是東德「國家安全部」(Stasi)的主事者。他親自錄製一段談話,敦促各方摒棄暴力,透過廣播電台與街頭揚聲器播送。最後,安全部隊撤退,馬克思廣場沒有變成天安門廣場,示威和平落幕,並且引發全國性的和平革命,1年又1個月之後,柏林圍牆倒塌。
放下指揮棒?一度考慮接任德國總統
正因為馬殊貢獻卓越而且關鍵,許多德國政界人士考慮推舉他出任總統(虛位元首),而他也的確心動。這時,紐約愛樂的邀聘來了。比他晚一輩、後來接掌柏林愛樂(Berliner Philharmoniker)的英國指揮家拉圖(Simon Rattle)力勸他留在音樂界,接下紐約的聘書。
馬殊向來堅信,音樂演出不僅是藝術境界的呈現,也是一種「道德的行為」,能夠療癒人心人性,能夠彰顯偉大的理念。1989年在暴風雨前夕的萊比錫,他就已身體力行自己的信念。
九一一恐攻安魂曲
2001年9月20日的紐約,則是暴風雨──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過後,人心與市容一樣滿目瘡痍。馬殊站上指揮台,以布拉姆斯的《德文安魂曲》(Ein Deutsches Requiem)撫慰人心,音樂的人道精神展露無遺。無論是藝術成就還是社會貢獻,「偉大指揮家」的頭銜馬殊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