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健邦觀點:80年代的交會─浦大邦、李遠哲與封存的中國情誼

2016-02-13 07:00

? 人氣

李遠哲以分子束研究化學反應的動力機制,得到諾貝爾獎,擁有別人少有的國際活動經驗和發言機會。可是1999年「兩國論」出現後,李遠哲和大陸的來往也陷於尷尬。1999年北大百年校慶,李遠哲、沈君山都去了,可是對方只想請「尊敬的李遠哲教授」演講,而不願出現「中央研究院院長」職銜。當時周光召向他抱怨,李遠哲回應說,若中方如此堅持,那他回台灣後可以建議把中央研究院改名為台灣研究院。隔天,周光召反過來說「這千萬使不得。」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2000年,台灣政黨輪替,李遠哲受命籌組「兩岸跨黨派小組」,提出「三個認知、四個建議」。主張台灣現狀改變需要以民主程序得到人民同意,以中華民國憲法來回應對岸「一個中國」。可是國民黨不願背書,陳水扁也未真心對待。「國家統一委員會」也形同放入冷凍庫,兩岸關係嚴峻化。大陸方面對李遠哲這位「老朋友」,也有了不同以前的對待。

2002年6月,北京清華為楊振寧的八十大壽舉辦「前沿科學國際研討會」,有14位諾貝爾獎得主參加。李遠哲了解,以當時的兩岸氛圍,沒有江澤民的拍板,他是不可能成行的。可是李遠哲到了北京才發現,原先說好由他主持的討論活動變調了,公開的活動資料,李遠哲的名字不見了,他也隱約感覺到中共不同派系之間的角力。李遠哲想取道上海返台,也未得同意,只好比預定時程提早離開北京。2002起,李遠哲三度代表台灣領袖出席APEC年會,見面的對象由江澤民換到胡錦濤,姿態較柔軟,但兩岸之間在此國際場合未有任何突破。李遠哲和中國科學界的舊日情誼,也進入一種近乎封存的狀態,彼此之間都不好再提起。

「行政院」與「那個人」

沈君山在《浮生後記》說,1972年保釣時期,他去芝加哥找林孝信,林孝信建議他可以和當時在芝加哥大學漸有名氣的李遠哲談一談。沈君山於是去了李遠哲的實驗室,長談之後,李遠哲說:「一個人的時間、精力有限,我現在努力做研究,本業做好後,不會忘記台灣的。」

1980年代,許多台灣早期留美的人,在學術界和科技產業界都有了相當的成就,往來於美、台、中、港之間,希望對台灣的科技產業以及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有助益,田長霖、李遠哲、沈君山,都可以說是其中代表性的人物。

2007年,筆者在中研院請問李遠哲:今年初在一場座談會上,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校長Robert Birgeneau,當面向您說,他常向柏克萊的學生引述您流傳在校園的一段名言:『當年我到柏克萊做研究生,跟世界最好的師資陣容學習;後來我回到柏克萊做教授,因為這裏有世界上最優秀的研究生。』您是在什麼狀況下,說這一句話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