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場町的居民不一定是當地人。江戶後期,尤其是在關東地區,有一些排行老二以下的農家子弟,因為無法繼承農地而窮困潦倒,流浪至宿場町住了下來。他們大多是好賭成性的賭徒,為了躲避官兵的追捕,而住遍各地的宿場。江戶末期知名的英勇俠客:國定忠治和清水次郎長等人,也是這類旅居宿場町的「渡世人」。
參勤交代左右了宿場町的興亡
參勤交代的要道中,旅店最多的莫過於東海道,全國約有六成的大名使用這條路線,一路上約有三千間旅店。每座宿場的旅店數量各不相同,東海道最大的宿場為尾張(愛知縣)的宮(熱田),旅店高達兩百五十間,不過小型宿場一般只有十五間左右。
江戶時代的宿場本來就地處交通要衝,因此大多是自然形成的,但也有一些新建的宿場。相模的箱根便是一例,該宿場於1618(元和4)年設立,當時幕府從附近的小田原和三島等地各徵了五十人移居至此。
民間的商人與寺社參拜者雖然也常入住宿場,但唯有浩蕩的大名行列才能為宿場帶來大筆收入。明治維新時,參勤交代與宿役人制度皆被廢止,問屋場的業務也交由民間企業接手。宿場町從此轉變為現代都市,有些地區則因鐵路等新型交通網絡的建立,導致古老的宿場漸趨沒落。
例如上文提及的箱根在明治維新後,便失去了江戶時代的交通功能,重要性隨之降低。當時箱根既未開闢新路,也未進行任何建設,因而蕭條了一段時間。
然而,1886(明治19)年箱根離宮的建立,卻讓箱根再次受到矚目,從宿場町變身為熱鬧的避暑與休閒勝地。
豪華的本陣經營困難 旅籠多為農家兼營
大名行列與一般旅客抵達宿場町後,首先要到名為「番所」的檢查哨報到。江戶時代的人不能自由移動,去哪都必須向番所出示通行證、表明身分和旅行目的,並接受行李檢查。
像東海道的箱根這樣的交通要衝,設置的就不只是小小的番所,而是大型的「關所」,配有多名全副武裝的官兵。
江戶周邊的關所檢查得最仔細的莫過於「入鐵砲與出女」,意即攜入江戶的武器,以及離開江戶的女性。後者是為了防止大名妻子偷偷逃離江戶。主要宿場的番所也具備了小型關所的功能。
客人總愛拿走本陣的物品
宿場町最主要的設施就是旅店,分為最高級的「本陣」、次之的「脇本陣」、一般的「旅籠」與「木賃宿」。
本陣專供大名、朝臣與幕府人士使用,參勤交代時,藩主與其直屬隨從大多下榻於此。本陣的經營者同時也是名主(庄屋),即宿場的首長。有些宿場的本陣不只一間。江戶後期天保年間(一八三○~一八四四)東海道的五十三座宿場共有一百一十一間本陣,光是小田原宿就有四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