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怎樣拚命工作,都覺得錢不夠花?不是你賺太少,而是社會這樣逼你把錢花光光

2017-04-18 17:08

? 人氣

六千萬扣除以上的支出,剩下三千二百萬,便是二十二歲到八十歲的生活費(未考慮年金收入和退休金)。如果有兩個孩子,學費加上扶養費,一人要四百萬(兩人八百萬),生活費就只剩下二千四百萬。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這樣看來,夫妻倆人一年的生活費只有四十多萬,即使每個月花費控制在四萬以下,也完全沒有剩餘的錢。生涯收入六千萬當中,約有一半的三千二百萬花在生活費和孩子的扶養費,剩下的二千八百萬要支付稅金、社會保險、房子、利息和保險費。

換句話說,除了最低限度的生活費,我們必須拚命工作來養活公務員、建設公司,以及銀行員和保險員。我還記得當我注意到這個事實時,我很不能釋懷,但是,這件事太重要,我必須再說一次──

我們拚命工作,並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那些公務員、建設公司,以及銀行員和保險員。

悲哀的是,我們費盡千辛萬苦買的房子,如果是獨棟的木造屋,根據日本的法規,三十年就必須改建;鋼筋水泥的大樓,到了四十七年的法定耐用年限,也必須改建。房貸差不多要還完的時候,房子已經變成沒有價值的資產。當我注意到這件事時,就下定決心,絕對不買房子,而且只投保地方政府的互助保險。

住家用租的就夠了,假設要貸款八百萬買房子,還不如買八百萬的公寓租給別人,拿房租收入的一部分租大樓來住。此外,買保險包含了保險公司高額的手續費,所以不收取手續費的互助保險當然比較有利。

話說回來,我有朋友在保險公司從事設計保險商品的工作,他們百分之百沒有買保險公司的保險,大家都是投保互助保險。這讓我們明白保險公司高額手續費和暴利的機制。

● 讓上班族無法致富的資本主義社會結構

為什麼我們非得過這種悲慘的人生呢?

答案很簡單,總歸一句話,這都是國家的政策。戰後日本政府長期推行「一億總中流」「所得倍增計畫」,力圖全體國民都成為中產階級,擁有自用住宅、自用車,過著富裕的生活。在泡沫經濟瓦解之前,這些政策確實有效地促成了日本的高度成長期。

要發展經濟,企業就必須成長,因此,擴大營業額,增加利潤,有其必要性。另一方面,上班族的人生中,購買最昂貴的東西是什麼呢?大家應該都想像得到,那就是自用住宅,其次是保險和自用車。

企業要擴大營業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銷售高價的東西,換句話說,就是販賣這些商品。

原本自用住宅只限上流階層的人擁有,因為太昂貴了,平常人根本買不起。但這時候,銀行和保險公司出現了。向銀行借錢,沒有錢的上班族也買得起高價的房子。借了錢的上班族,必須在公司拚命工作來支付利息,攤還貸款。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