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電力市場機制,推出電力輔助服務:調度中心必須配置適量的各類電力輔助服務,使系統發電及負載得以動態維持平衡;另依國外調度中心運轉經驗,建議宜儘速建立電力市場機制,電力調度中心可透過電力市場取得必要的電力輔助服務,例如「自動反應型需量反應」等,因應大量再生能源併網和電動車對負載的衝擊。
提高發電端和需求端的預測能力:我們應該運用科技,提高再生能源發電預測的準確性與重新調度程序,以及增加電動車充電負載變動的參數進系統中。理想上必須準確預測明天24小時的發電出力,電力調度中心在日前機組排程(Day-ahead unit commitment)作業才能準確且有效進行。通常在前一天就要依據電網安全限制的要求,同時考慮各電廠各項環保限制進行次一日最經濟的機組發電排程規劃,如此才能確保次一日電力系統的穩定與安全。
完善電力調度控制機制與系統:台電和再生能源業者要一起合作建置「再生能源管理系統」,包括再生能源發電量日前及即時預測、監控及調度管理等。
修訂再生能源併聯技術法規:再生能源併到電網,應該要遵守電網的遊戲規則,不能只負責發電賺錢,其他的事情都推給台電。設立好責任分界點,管制再生能源於責任分界點的負載變動率(ΔP)、電壓變動率(∆V)、電壓/頻率穿越(Voltage & Frequency Ride-Through)、功率降載能力(Power Curtailment)、可設定之升/降載率(Ramp Rate Limitation)、調速機功能(Governor)等,減少對電網的衝擊,並透過費率機制鼓勵再生能源業者設置適當之儲能設施。
增加可快速喚醒的燃氣複循環機組:天然氣雖然有其他問題,但不可否認它是個動作迅速的武器,對於電力調度來說確有必要。
增加調度人力專責監控再生能源變動,加強即時運轉控制:因應再生能源發展及電動車負載變動情境,加強電力調度人員相關訓練,針對各種可能風險進行定量分析、改善,並動態考慮特定的風險,包括:最大可能預測誤差、淨負載變動、系統慣性的質量與能量變化、輔助服務需求動態調整等
期待在小聚中與你有更多的交流與討論,上古神器的電網要升級成為智慧電網,需要所有電網的參與者一起齊心齊力,發揮孫運璿那一代人的拚搏精神,再創另一個電力奇蹟!
作者介紹
吳進忠
年少時聽聞孫運璿運籌帷幄、指揮若定,如何在五個月內復原臺灣80%的供電系統,打敗日本人預言的傳奇故事。長大以後成為電力工程師,眼看著這個活兒就是一輩子。閉著眼睛就知道明天的備轉容量率要亮什麼顏色的燈,卻迷惘於國家的電力系統未來要往哪裡去。近年用心研究各國電力調度與市場的創新策略,曾獲邀擔任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特聘電力能源專家,同時為台灣科技大學電機系兼任副教授,也是綠學院的綠色帶路人。
本文經授權轉自綠學院(原標題:太陽能和風力發電併網的神救援!三分鐘帶你搞 懂電力輔助服務)
責任編輯/林安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