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國民政府以「反攻大陸」為目標,「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是所有眷村的共同標語,由於當時定位為「暫時居住」,因此所居住的房舍仍相當簡陋,但相較竹編糊泥的簡陋房舍而言,情況已改善不少。
事實上,這些眷村剛開始興建的時侯,房舍與房舍間的距離並非很小,然因軍人收入不高,眷村婦女為了養家需求,因而以經濟的竹子編成竹籬笆,做為房舍之間的圍籬,並開始在庭園內養雞養鴨、種植蔬果。
「紅磚頭」及「竹籬笆」成為大家對於眷村的印象及代名詞。
4.職務官舍
1960年(民國50年代)以後,婦聯會開始興建國軍官兵的職務官舍,與一般眷村的最大差別在於,職務官舍必須隨著職務異動而搬離。
職務官舍多為四、五層樓高的公寓,特別的是,這批職務官舍的外牆多會漆上一整條紅色的油漆,同時以「慈」字為命名依歸,像是慈光、慈仁以及慈恩等名稱。這批官舍也是現今普遍所見的職務眷舍,有些狀況良好者仍供現役軍人使用。
5.舊制眷村改建
經過二、三十年歲月的洗禮,眷村房舍逐漸老舊,開始出現居住品質低落,甚至於公共安全的問題,在1977年(民國66年)由當時行政院長蔣經國確立「國軍眷村改建」原則,由軍方提供土地與各級政府合建國宅。
1980年(民國69年),國防部通過行政命令「國軍老舊眷村重建試辦期間作業要點」,開始了第一波眷村改建。這一時期的眷村改建以高樓層為主要特色,像是台北市建國南路上的大安國宅,建築物上頭還帶有中國建築的設計元素在裡頭,成為眷村改建國宅的重要樣版。
6.新制眷村改建
由於「國軍老舊眷村重建試辦期間作業要點」僅是行政命令的位階,施行之後困難重重,經費亦面臨困境,使得眷村改建進度緩慢,因而於1996年(民國85年)由立法院通過「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同年底通過「眷村基地特別預算」,全國各地的眷村改建因此開始迅速展開。1996年以後改建的眷村,以大樓形態為主,多為9層樓或13層樓高不等。
由於不同時期改建的眷村所適用的法規命令不同,一般而言,1996年以前的稱做舊制,以後的稱為新制。許多住在眷村的人在談論到眷村改建時,彼此之間還會以新制、舊制來形容改建的情況。
眷村文化
由於時代的因素,眷村裡住著來自中國各省份的人,帶來了各自家鄉的語言與習慣,卻因為戰爭的因素,讓他們有了共同的目標與方向。封閉的環境與特殊的人文發展交織而成台灣特有的眷村文化。李俊賢特別列舉了幾個面向來說明眷村文化:
1.緊密的鄰里關係
由於眷村多以軍種及服務機關做為分配眷舍的單位,因而眷村裡的爸爸們大多為同一單位的同事,常常會因為部隊放假或部隊禁假的緣故,在同一時間回家「播種」,所以媽媽們幾乎都會在同一時間懷孕及生產,使得眷村家庭小孩們的年齡層幾乎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