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品牌撐金馬!商業大片退賽、國際品牌跑光,金馬獎「靠自己」逆境求生,尋回一線生機

2019-10-30 17:58

? 人氣

入圍第56屆金馬獎多項獎項的《夕霧花園》,由台、日、馬三地演員合作,呈現多元文化面貌。(圖/IMDb)
入圍第56屆金馬獎多項獎項的《夕霧花園》,由台、日、馬三地演員合作,呈現多元文化面貌(圖/IMDb)

過往大明星、大製作的中國電影固然很有看頭,其他地區的華語電影卻鮮少被重視,當台灣與東南亞國家之間的人口流動日趨頻繁,越來越多相關議題浮上檯面,這次的退賽風波,終於讓這類題材有了發揮的舞台,創下自2013年新加坡片《爸媽不在家》入圍六項金馬獎之後的高峰,不僅《夕霧花園》、《熱帶雨》展頭露角,獲得多項提名,以越南配偶為主題的紀錄片《阿紫》、融合了六種語言的劇情片《菠蘿蜜》、新加坡導演製作的《幻土》,也都在金馬獎有所斬獲。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雖然金馬獎以華語電影為主,卻不限於「純華語電影」,這次的入圍名單看似受到中國官方的限縮,卻也拓展了對華語電影的想像;以往東南亞題材較少被重視,如今因為中國的政策,反而讓多元文化被看見,「華語電影」的定位亦從「中港台」擴展至「港台新馬東南亞」。因而中國退賽對金馬獎而言究竟是得還是失?不同角度或許有不同的解讀。

中國惠台新政策 鼓勵兩岸影視合作

儘管中國官方大舉封殺金馬獎,在對台政策方面倒是轉變了風向,不遺餘力拉攏台灣人才。

去年國台辦頒布了《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惠台措施),31條優惠政策中,就有多條與影視產業相關。原先台灣人若要投資或製作中國地區節目,需要受到嚴格的審核,如今不僅取消了影視製作的數量限制,台灣電視劇、電影的引進也將不限數量,兩岸合拍電影、電視劇的主創人員比例、大陸元素、投資比例放寬,曠日廢時的審查機制也將加速,目的便是希望能夠增加台灣人參與中國大陸影視製作的意願,吸引相關人才投入

不過這些優惠政策才剛起步,未來實際上會造成甚麼影響亦不可知,也有人評判中國近期嚴格內審,禁止古裝劇、偶像劇等娛樂性較強的影視作品,即使看似放寬對台政策,恐怕台人進駐之後也將困難重重。

在現今緊張的局勢中,兩岸電影製作變得綁手綁腳,立場也容易被放大檢視。

經歷諸多動盪的金馬獎頒獎典禮即將在11/23開辦,究竟場面會慘淡冷清、抑或另創新局?相信將是整個影視圈關注的焦點。

責任編輯/李頤欣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書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