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音師就像廚師,視需要製造的聲音,準備材料(道具),再將它們混在一起。」——《少年Pi的奇幻冒險》擬音師 Marko Costanzo
影視中的暴力美學,如何讓觀眾身臨其境地感到「痛」,是打鬥設計的精髓之一,而擬音(Foley)扮演關鍵「痛」感聯想的推手,本文將以遊戲《真人快打》(Mortal Kombat)舉例。
遊戲《真人快打》向來以充滿爭議的暴力血腥為特色,但其幕後擬音過程,或許沒你想像的血腥。遊戲開發團隊NetherRealm Studios示範肋骨碎裂的音效,實際上來自夾碎胡桃的聲音。其音效在後製軟體上被放大,並依據畫面分別調整素材的高頻或低頻聲。此外,為了加強傷害力度,亦會在踢揍一瞬間加入低音遞減(bass drop),放入低沉且逐漸無聲的Bass音,延長力量厚實度。
另外,咀嚼香蕉的聲音可創造嘔吐聲;至於頭骨爆裂與腦漿噴出的聲音,可藉由握碎擰轉甜椒,產生的「喀喀」聲代表骨頭破裂;而多汁的葡萄柚,同樣握壓擰轉後,其聲音就有讓人作噁的爆血效果。
「擬音師需具備常識與想像力,藉此發揮極致的效果。」——《少年Pi的奇幻冒險》擬音師 Marko Costanzo
電影打鬥聲音設計,還只是擬音工作的一小部分而已,有時擬音師還需要為不存在的聲音,如暴龍、星際大戰的光劍等,找出最適合他們的音效;也因此許多聲音錄製的工作室,就如同倉庫般堆滿各式道具與雜物,看似不起眼,對擬音師而言卻是重要寶庫。
文/林君樺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DC FILM SCHOOL影製所(原標題:原來電影中的打鬥聲音這樣來!拆解拳擊、嘔吐等音效設計)
責任編輯/李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