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60年堅持多不容易?全台最後一位手工「雞毛撢子」職人,一生守護即將消失的技藝…

2017-03-30 11:56

? 人氣

後來,連自己養雞的人家都少了,雞毛就從養雞場大量購買;農村人口高齡化後,能夠從頭開始製作雞毛撢子的人也沒了,甚至直接從中國買進半成品的雞毛回來加工而已。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陳忠露夫妻堅持著作手工雞毛撢子,一轉眼也就快一甲子,客廳的牆上貼滿大大小小的感謝狀,他們卻一點也不為自己的手藝驕傲,直說「作興趣的,沒啥米功夫啦。」

「像咱人仝款,有咧用就沒歹。」

 除了雞毛撢子之外,陳忠露夫妻還有一大片的稻田要照顧,農閒時綁雞毛撢子打發時間,客人來了當作交朋友。現在偶爾會接DIY的團客、攝影社或學生團體來玩,還在大學生的建議下研發了迷你雞毛撢子,用來掃桌上的灰層或鍵盤縫。

年過七十,陳忠露覺得人跟雞毛撢子一樣,要常常拿出來用,多曬太陽多做事,邊轉著手中的木棍黏雞毛,他說:「雞毛筅像咱人同款,有咧用就沒歹。」(編按:雞毛撢子像人一樣,常用就不會壞)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文化銀行,原標題:稻田中的雞毛撢子──陳忠露夫妻 甲子歲月作伙行

作者/文化銀行

歡迎來到文化銀行,這裡存有不想被遺忘的記憶。

不甘於只留下文化標本,文化銀行不僅留存記憶的圖像及形體,更要發揮人文思考的價值,使文化並不只是靜靜被欣賞的對象,更能以生動面貌重新活在世人的生活中。

對職涯或未來出路有些疑問,需要過來人的建議?快來提問,讓學長姐幫助你!

請關注風傳媒特別企劃「學長姐說」,也歡迎加入FB社團進行討論!

請看 FB社團-學長姐說 !

學長姐說也歡迎讀者分享您的經驗,意者請將基本資料及文章寄至opinion@stormmediagroup.com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